关于李建华老师,一直想写点什么。我觉得和舞台上的他有缘分的,或者说是眼缘?
还记得第一次进戏院看是去年纪念曹禺先生的专场,去年演的是《雷雨》和《日出》(因为纪曹嘛就没有《瑞珏》……废话)。第一次看到舞台上的李老师也是那时,他在《日出》中扮演李石清。
关于《日出》这个戏,在我走进剧场之前,梁兄就曾夸赞程臻姐姐演得好,有气场有爆发力,已经看过一次的她还犹豫过要不要再看一场。确实那个夜晚程JJ的表演感染了我,当然我也分不清是不是程JJ的人吸引我:她穿着鲜艳的玫红色长裙,放肆地、嘲弄地笑,眉头凝着一点愁,又藏着一点天真。陈白露这个角色应该说蛮适合她,因为她演的不是彻头彻尾的交际花。
但是,我喜欢这个戏甚至超过《雷雨》的原因,是因为群戏的出色啊。舞台布景仿佛带我回到那个年代,老派、新潮、洋派,上等人、底下人、交际花、小白脸,五光十色的生活。引用一位网友的话“那天演的最好的不是主角,而是4个配角。李石清、黄省三、胡四、翠喜。”因为至今回想起来,我的意见与她完全相同。过了这么久,我还记得胡四捏着嗓子唱牡丹亭的爆笑场面,记得翠喜手里端着个脸盆泼水的样子。
而在这几个角色中我又偏爱李石清,他无疑是几个角色中性格最复杂的,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随着命运的改变态度变化充满了戏剧性,是个又可怜又可恶的人物,所以看着尤有一种过瘾。我承认我是颜控,但那天我坐在楼座包厢一排,天可怜见只能看清演员有鼻子眼睛,但鼻子眼睛长得怎么样,实在看不清楚,而李石清这样的角色,纵然看得清,也不见得会HC吧,所以只能说是李老师的演技征服了我,再有就是他的声音也算得上是我的菜,在满台的群戏演员中,他的声音具有辨识度。起码,让我记住了他,回去网上一顿狂搜,找到了关于他的一些消息,一点唱段。
孙徐春老师的声音应该说音质更好,饱满而有光泽,我下了他和茅院的对唱,觉得声音里还有点水汪汪的感觉,他的扮相也有点水汪汪的,怪不得是沪剧王子呀。而李建华老师的声音有一种低徊婉转的沙质,别有一种韵味。(也许,更酷更MAN一点?)同样一段大雷雨的《人盼成双月盼圆》的唱段,我下了孙茅版和李老师与王丽君的比赛版。就表演风格和默契度来说,孙茅版要好很多,新婚男女的甜蜜羞涩、比翼双飞的感觉很是到位。而李老师大概是助演之故,是“露水夫妻”俺觉得他的入戏程度还不如女主角,而且太老夫少妻了,主要是他对她的感觉太“端着”、太有威严了,像老师而不像丈夫。尤其是“难道你忍心叫我离家走”,其实是大男孩与新婚妻子的“发嗲”呀,这个感觉要到但不能腻歪,还是很要看苗头的。但跟着哼哼的时候,我却更喜欢跟李老师的版本。“新婚燕尔多甜蜜”李老师是比较平缓的转腔,我很喜欢。而孙老师在“多”上拔高音,其实也很有道理,但我觉得新婚的甜蜜是安宁的甜蜜,反而是有些懒洋洋的好,所以选择不去拔这个高音。
网上能找到的李老师的戏并不多,而我看过他演主角的全本戏只有《少奶奶的扇子》,迷上他也是因为这部戏。徐子明这个角色又是个蛮有嚼头的,少年老成,高材生的骄傲,端着大少爷的架子。他是彬彬有礼的,冷静而理智、识进退知分寸的,但这一切却掩饰不住纨绔子弟的浮夸,为了获得所需的不择手段,和不动声色拨弄他人命运的魄力和冷酷。欲望使他充满朝气,而参透世情又让他有一些精明和颓废。这一类矛盾复杂的角色演得好正是叫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的,而李老师演得不仅叫人又爱又恨,还很叫人迷恋。那种少爷的做派风度…..
现在想起来,当时我“慧眼”(得瑟)看中李石清很可能是被他的举止行动中的帅气吸引的。(说明了其实我不是颜控,我是身形控,当然更是人物控)而《少奶奶的扇子》这个剧本,这个人物就足够李老师把他的帅气展现无遗。这个戏我先整体看了一遍,然后把李老师的唱段看了N遍。最喜欢第一段“好漂亮的羽毛扇啊”,和他与吕老师唱玫瑰的对手戏。
“好漂亮的羽毛扇”李老师坐下展开扇子的动作真是潇洒啊,这一段戏并不热,但暗底下有一种较劲的力量,这就是剧本的出色了,有种侦探小说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的紧张感。而李老师最好的地方就是年龄、身份的感觉,他对金小姐说话,是年轻人对年长人的感觉,是大少爷贵公子对交际花的感觉,是表面上绅士风度,而透出内在的看不上,稳重中也流露出一些年轻人的好奇。对金小姐提到妻子的感觉,能够感到徐子明对瑜贞是有感情的,也有一些温馨在,但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感情永远让步于他所想得到那些欲望。
李老师与吕老师的对手戏是全剧的最爱。吕老师也很好,瑜贞是个简单的罗曼蒂克的娇小姐,她演的那种分寸感很好,身份、小脾气、眼神、动作,嗲嗲的唱腔,还有那种懒洋洋的娇媚。(唱腔的衔接上还是有点瑕疵)对手戏在这一对情侣之间展开,松弛自如,完全是生活的再现。像李老师半坐在沙发扶手上,揽着妻子的亲昵动作,全是现成的,好像他走到那里,就坐下来,感情到了,就水到渠成下一个动作,一点都看不出设计过的,一点也不做作。
你看他拈着玫瑰的唱,你说他是有情还是无情呢,你说他是看重这朵玫瑰还是看轻这朵玫瑰呢,看他的眼神就能懂。他重的只是今天,只是当下,与瑜贞的痴求完全不同。“不会的,你是一朵永远娇艳的玫瑰花。”这是一句是在哄骗吧,他自己其实也有点好笑有点牵强,可是他说得也有种傲气,他是骄傲的,他如果爱她,也能够叫这个女人同他一样骄傲起来,鲜花都可以为他们盛开。其他的,过了今天,又有什么要紧呢?他徐子明是不怕挑战的,更不不用说什么改变。
看了李老师的表演我忍不住要想,越剧现代戏倒是可以学到些东西,越剧小生能不能演出李老师这种洒脱、帅劲,和大男人的满不在乎呢?最重要的是,这种完全在生活里的自然、自如,假如程式帮不上太多忙,戏要怎么演?(刚开始看越剧,总觉得女小生是得天独厚,现在才发现很多时候,向男演员取经是必须。他们身上有女小生很难达到的一些特质)。
今年我又在舞台上看到了李老师,他在《瑞珏》中饰演克明,这个角色实在太酱油,穿着长衫的大叔,没有太多感觉。瑞珏整个戏我也不太喜欢,瑞珏这人物拔得太高了,我觉得很电视剧很琼瑶。而瑞珏与觉新的对手戏,动不动熊抱微笑羞涩状,我总觉得太过亲昵,而且不像结婚几年的夫妇,亲昵得不舒服。其实李老师和吕老师在《少奶奶的扇子》中也很亲昵,为啥我就觉得很自然很舒服呢。也可能是某男演员的气场压不住茅院?最舒服的对手戏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男女主角在气势上势均力敌,不存在谁压过谁一头,但男主角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起到一个“领舞”的作用。
往后的日子,也不太可能亲眼看到李老师在舞台上扮演小生的角色了,偶尔在网上瞄到一张李老师和吕老师指导学生的照片,我觉得其实他俩还是很美的,化妆后作为主角完全能压台的,只剩下无限感慨。(当你有了戏迷这个身份,永恒的,是迟暮)YY一下,也许某一天,蓦然发现,舞台上的周朴园变成了李老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