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沪剧《挑山女人》咋晚在上海逸夫舞台再此登台上演。非常不容易,《挑》了五年,仍能感动无数人!年轻剧种沪剧演现代戏看着确实很舒服,演员表演自然,状态松弛,唱腔道白不吵不闹。剧中多个泪点,现场掌声雷动击中观众。13个演员加上几位舞美,音乐用MIDI ,轻装巡演。
沪剧《挑山女人》自首演至今已五载,获奖无数。虽然电视中播放过许多遍,却从未进剧场完整观看过,所以,对于其艺术成就始终带着大大的问号……今天,有幸第一次进“逸夫”观摩该剧,居然真的被一次次地深深打动!
一感编剧的浓烈情怀。李莉是非常著名的剧作家,其编创的多部京剧、越剧等享誉戏剧界,而《挑山女人》则再次显现其作为女性独特的细腻情感和柔性视角。《挑》是一部散文诗,每一场间既有剧情推动,又独立成篇,故每一场均有泪点和震撼点,编剧对于情境设置的构思可谓高超!剧情发展尊重生活原型,同时增设了成子强这一爱情线,不仅未削弱王美英的人格魅力,恰恰更加突显了母爱的伟大,使“挑山女人”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悲情,更具感染力!
二感舞美的丝丝入扣。粗看《挑山女人》的舞美并不奢华,十分简朴,还带点“寒酸”,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你会感觉该戏从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都极具齐云山的民俗风情和特色,舞台上呈现的虽然是齐云山的一角,但通过场景移动,令观众仿佛置身于齐云山,听着“老挑夫”娓娓道来的感人故事。《挑》的舞美风格追求写实,连山道的沟渠都有 潺潺流水,浓缩了编创队伍真情实感的创作理念,而“千千结”的写意之笔,又将王美英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汇完全爆发出来……可以说,《挑》的舞美设计是精妙和多元的,十分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
三感华雯的不凡功力。其实,华雯的艺术成就已无需点评赞扬,但还是不得不在此着墨。华雯的舞台气质典雅,角色形象丰富,表演松弛自然,是沪剧舞台难得的性格演员。王美英一角,对于华雯的形象塑造并非难事,因为她是一位从乡村走出的演员,又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只要穿上戏服,华雯就是“王美英”了。但是,编导给予王美英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赋予极具张力的表现形式。因为是散文结构,注定了王美英在每一场的核心地位,角色十分吃重,但华雯气脉连贯,演唱自然流畅,连丝毫瑕疵都听不出,可见华雯的艺术生命正处于绝佳时期。而剧中王美英面对遗像倾诉自己的磨难和情感,华雯运用了戏曲中不常见的大量念白,由低到高,由慢到快,超越了演唱的艺术效果,催人泪下。该剧中的唱腔设计音乐性和板式都十分丰富,但华雯均轻松驾驭,并能唱出人物意境,荡气回肠,久久烙在观众的心里……这就是艺术家与演员的根本差异!
《挑山女人》挑出了中华女性的善良品质,更挑出了坚忍不拔、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小人物大情怀,小剧团大志向,为“宝山”击掌,期待更多佳作精品!
昨晚,戏曲上海公众号第一批100位微友抢票获得者与沪剧戏迷现场观看了演出。东方大剧院在剧场进行了现场直播。今晚将在逸夫继续上演!
作者:浦新 王威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