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定区徐行镇,设在不少乡亲家里的客堂汇是最具人气的地方之一,乡亲们互相串门、商谈议事、出谋划策。昨天,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嘉定区文明办、解放日报社主办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美德传承和谐民风”主题活动,走进徐行镇钱桥村最早的客堂汇里。乡亲们聚集一堂,听沪剧和哲学专家聊一聊她们眼中的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就是要弘扬人类的真善美。”上海沪剧院副院长、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说,和客堂汇一样,沪剧出生在农村,由农村田埂山头两个人的对子戏,慢慢发展到城市。

马莉莉主演的很多沪剧里,都反映了家风家训的传承,比如孝敬老人、友善待人、吃苦耐劳等。马莉莉在沪剧中演绎了几十个人物,在她看来,每演完一部剧,对自己来说会得到心灵升华,同样向观众展示人物品德和社会美德,留下真善美。

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何锡蓉说,她家没有流传下来的家谱,但是每个人都能回忆起家风的故事。她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部队里用电、用水都不收费,但是父亲教育子女,每次随手关灯、节约用水。

如今,她把这个节约的好习惯又传承给了孩子。在她看来,不是文化程度越高、家训定得越详细,家风就越好,家风是为人处事风格的积淀和品格的传承,“客堂汇就应该成为传承好家风的地方,家风好了,社会文明程度就会越来越高。”

76岁的张金龙就是徐行镇首个客堂汇的创办者,昨天,他和马莉莉登台为乡亲们唱了一首歌《为你打开一扇窗》。让张金龙开心的是,他的孙子张晓冬为客堂汇打开了另一扇窗。还在读大四的张晓冬,准备毕业后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就在出生成长的钱桥村实习,为爷爷的客堂汇服务。他还为钱桥村客堂汇建了个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政策、客堂汇活动给村民,“办好客堂汇,就是要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精神越来越富足。”

据悉,去年年底,徐行镇建立客堂汇联谊总会,30多个客堂汇分布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大家敞开家门,让客堂汇成了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好去处。(记者 彭薇)

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美德传承和谐民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