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沪剧《青山吟》
演出: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
时间:6月30日—7月1日19:15
地点:虹桥艺术中心剧院
1948年春,国内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江浙某小城,国民党团长陶欣杰奉命率部把守江桥,以确保运往前线的军用物资畅通无阻。地下党员沈湘根据上级指示,里应外合配合游击队要炸毁江桥。不料因叛徒出卖,消息走漏,炸桥行动被迫取消,沈湘和女儿沈凌也不幸被捕。国民党特派员吴芸以沈凌当人质,限时限刻逼迫沈湘供出地下党和游击队的下落,否则沈凌性命难保。面对艰难抉择,沈湘强忍悲痛,严守机密,与敌周旋。并利用敌人将自己作为诱饵布下陷阱之际,巧妙与上级联络员取得联系,暗示游击队出其不意再炸江桥。当陶欣杰再来劝降之时,沈湘道出多年前的痛苦往事,并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伺机策反陶欣杰。最终,在江桥被炸,沈凌牺牲,吴芸被杀等几重压力之下,陶欣杰决定率部起义,交出江城。
面对胜利,沈湘难掩亲儿牺牲的悲伤;因为无奈,别无选择的陶欣杰开枪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青山巍峨,滚滚江水向东流,生死抉择,只为那爱恨情仇。共产党人坚守信念,永不回头,英雄赞歌青山吟颂万古留。
好作品要“磨”。熟悉“长宁”的观众一定看出《青山吟》源于2011年的《苏娘》。当年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剧团力推该戏,“苏娘”更是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甦萍所塑造的不同于以往母亲形象的人物。从《苏娘》到《青山吟》,并非简单的修改,也并非一味的颠覆,而是从剧情发展的合理性、人物角色的完美性等方面进行“重新布局”,从中看出, “长宁”对于新戏创作的严谨态度,对于新戏打磨的精品意识。于是,《青山吟》的剧情推进节奏明显加快,枝蔓情节通过多种方式省略,适应了现代剧场艺术的呈现态势;大主题小角度切入,《青山吟》不同于以往战争戏以剧情的奇峰迭起而制胜,而是把国共内战作为时代背景,始终围绕“情与仇”而展开人物冲突,给予戏曲发挥的最大空间,情人恋、母女爱、战友情交织一起,似萦绕青山的烟雾,或缠绵,或激昂,或悲切,唯美到心碎……
好演员要“推”。近几年来,各剧团都在力推新人,但效果不尽相同,而“长宁”模式值得关注。作为“沪剧五朵金花”之一,陈甦萍几乎是“长宁”的代名词,但近年来,陈甦萍的演出频率越来越少,张燕雯等年轻演员的演出机会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是为她们量身定制的原创大戏。流派艺术的薪火相传, “长宁”已跨出了成功的一步!《苏娘》是陈甦萍钟爱的艺术角色之一,十分符合其年龄气质,其中不少唱段都融入了创作新元素,个人风格独特。虽然仍处于艺术创作高峰期,陈甦萍却毅然把《青山吟》传递到青年一代,其精神可敬可佩!《青山吟》保留了“一夜间”等名段,张燕雯充分发挥自身嗓音特色,没有一味模仿,却把“陈派”的转腔、润腔、落腔充分体现出来,显示了扎实的演唱功底。而扮演女儿沈凌的朱桢演唱虽尚显稚嫩,但“监会”一场声情并茂,同样唱出了“陈派”特色,恍若昨日的甦萍“梅宝”,令人生爱!“长宁”的配角实力历来强大,《青山吟》除了李恩来作为男主角辅佐张燕雯,黄爱忠等剧团主要演员甘当绿叶,刻画角色的老道干练,都大大提升了演出效果。
青山隐隐吟赞歌,浩然正气贯长虹。戏曲传承谁担当,长宁模式值称道。
福利 第一步:关注“戏曲上海”公众号
第二步:分享此篇文章至朋友圈
第三步:截图并回复公众平台青山吟+姓名+联系电话+所选场次
(30or1)
第四步:本次活动截止于6月28日12:00将每场抽取数位幸运儿各获赠演出票两张
(演出前至现场领取)
参与活动的注意事项可点击公众号自定义菜单“活动须知”获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