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花老师在上传的帖子《红松沪剧沙龙》中,提到了该沙龙的创办人——王盘声老师的大弟子徐宝山老师。徐宝山老师和我同住龙柏社区,故交往频繁,关系亦厚,在此特撷其点滴,以饗网友。

徐老师青年时曾是一位热血青年,报名新疆兵团建设曾获批准,甚至他的户口和行李都已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但由于爱孙心切的奶奶的死活不从,经组织协调,他的户口行李终于又返回了上海,也就是说,他差一点成了一名和我一样的新疆知青。

徐老师曾是农工商企业的老总,麾下数千。长期的领导经历极大地增长了他的才干:他知识渊博,知道甚多,交谈时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思维严密,逻辑性较强。

徐老师待人真诚,特别对沪剧朋友更是热情友好。记得《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这本书发行时,徐老师特地邀我一起去,并叉头去叉头来的把我当成了座上宾。那天他一下子买了10本书(每本70元),显然是对他所尊敬的王盘声老师的捧场。另外,让我深深感动的是,作为沪剧名家的大弟子,还把其中一本送给了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极不显眼的沪剧爱好者,对此,我深感徐老师对朋友的友好之外,还深悟到它也寄托着对一名极普通的沪剧爱好者的厚望。

徐老师作为一名王派大弟子,对沪剧有着扎实的理解和独到的唱功。他潜心专研、勤练苦功,非但王派唱腔驾轻就熟,学唱其他流派也是惟妙惟肖。他有时唱起解洪元、邵滨荪、袁滨忠的某些唱段或唱句时,真让人感到在听名家本人唱一样,真是生动传神。

徐老师对社区的沪剧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摸索、了解,在龙柏公寓也办起了一个沪剧沙龙,以满足沪剧爱好者对演唱沪剧的极大欲望。他还出资为几位沪剧爱好者开了个人演唱会。现在,他的沪剧沙龙不收费,然他并不因此就降低了沪剧沙龙的要求,为保证质量,他聘请了几位水平很高的琴师,自掏腰包,支付乐队劳务费。

徐老师从小学琴,他的二胡拉得很好,凭着他对沪剧的执着深刻的理解,故表现出了很高的沪剧演奏水平。他除了有时在自己的场子里主胡伴奏(现他已另请主胡伴奏)以外,还担任了同社区佳信花苑小区的主胡伴奏,面对一个接着一个的沪剧演唱,尽管徐老师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他总是笑呵呵的,乐此不疲。

徐老师虽是名家大弟子,但他谦虚平和,乐于帮助别人。 为了使乐队演奏和谐统一,徐老师海经常和其他琴师切磋交流;他还经常从口型、咬字、运气、唱腔等方面给与演唱者以热情指导。

徐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受到了龙柏沪剧人的交口称赞。愿徐老师身体健康,为社区沪剧作出更多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