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排反映现实生活剧目见长的长宁沪剧团,近日又上演一台前景看好的戏——《苏娘》。

选材构思巧妙

《苏娘》这出戏的题材选取和构思是很巧妙的。它与沪剧《芦荡火种》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苏娘和阿庆嫂都是江南地区的中年妇女,都是中共地下党的联络员。两人的共性是沉稳机智、坚强不屈;她们身处凶险的生存环境,一样从容不迫,她们的故事都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但是,苏娘并非开茶馆的阿庆嫂,而是一个知识分子,是江城小学的校长。沪剧《苏娘》的故事围绕这个人物主线展开。三个主要人物:苏娘和敌军团长陶忻杰的关系,当年的恋人成为如今的仇敌,陶忻杰抓捕并准备将其杀害的苏霖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似乎有《雷雨》的某些影子。亲情与信仰之间面临抉择,几组矛盾冲突同时并进,在情与仇、爱与恨交融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在“智斗”的一场戏中,《苏娘》借鉴沪剧《芦荡火种》三重唱表现手法,用不同的唱腔来揭示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状态。三个演员一场戏,分别把苏娘的处变不惊、特派员的阴险狡诈、陶团长的矛盾心理,充分地表现出来,唱腔和音乐也有新的创造。

表演细腻真挚

这里特别要谈谈陈甦萍的唱,这是戏中最出彩之处。陈甦萍唱苏娘,显示她的唱腔已臻成熟。导演张仲年注重突出陈甦萍的唱,发挥了她表演细腻真挚、演唱擅长抒情的艺术优势,为这出戏增色许多。《苏娘》狱中母子对唱、剧终哀悼儿子牺牲等几大段唱,声情并茂,十分感人。第六场苏娘痛斥陶忻杰的大段赋子板,30句唱词,一气呵成,唱得飞流直下、酣畅淋漓。陈甦萍的唱腔继承了石筱英的吐字软糯清晰、行腔柔和自然与婉转优美的特色。唱腔紧贴角色和剧情的需要,以情制腔,达到绘声绘色、丝丝入扣的境界,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陈甦萍又兼收丁是娥唱腔的稳重质朴、清新明快、清丽委婉的艺术营养,自成一派,因而特别受到观众欢迎。

《苏娘》虽有了较好的基础,但还显得粗糙,有不少地方应加以修改。能精心修改打磨,有望成为沪剧的一出优秀剧目。

《苏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