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 沪剧名家的爱恨喜怒
从事业上看,书中的三位主人公解洪元(爸爸)、顾月珍(妈妈)和丁是娥(阿姨)三个人是简单的同事关系。凭借各自在艺术上的造诣他们三位一体成立了自己的戏班子“上艺沪剧团”,三角鼎立同为老板,初次亮相就闹了开门红。两年之内,就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沪剧团大红大紫。
随后,解洪元与丁是娥合力成立“新上艺”沪剧团。然而,在生活上,三个人却是最理不清的三角关系:解洪元、顾月珍曾经是夫妻,三人的合作最终导致了解洪元和顾月珍的分手,解洪元不仅把不到10岁的女儿和蹒跚学步的儿子丢给了妻子,还把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带大的寡母也扔给了妻子,好男儿甩甩两手出走了,最终跟丁是娥重建家庭。
书中三位主人公也各具个性,解洪元自小叛逆,贪玩、逃学、逃工、失踪,却在流浪中接触到了戏剧。没想到传统的戏剧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终于让他收了心,从一个跑龙套唱二路小生的少年慢慢地唱出了名堂,唱红了上海滩;“妈妈”顾月珍原是个雪地弃婴,被篾匠收养,没有书读,为了赚钱忍着对“戏子”的恐惧感学唱戏,人生最大的三个愿望:第一、入党;第二、进国营;第三、演戏给毛主席看;丁是娥“阿姨”九岁亡母,穷困潦倒的父亲决定卖女葬妻,幸遇湖州经商的姑妈用五十大洋救了她,并把爱唱曲儿的小姑娘送进了戏班子“吃开口饭”,无意中造就了丁是娥的辉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三八红旗手……荣誉纷至沓来。60年代由她主演的《芦荡火种》成为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的母本,使沪剧团再度晋京。解洪元、顾月珍和丁是娥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成为了旧上海的演艺圈的一个缩影。
关于这本书告诉你一段真相
对于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解洪元、顾月珍,作为艺术家不少人十分熟悉,然而,这本讲述一段历史的纪实传记,把一段尘封历史重新解读,再次追忆了丁是娥、解洪元和顾月珍三位沪剧表演艺术家的真实关系。让人看到一代名家奋斗成名的诸多不容易。新中国成立之初,沪剧《罗汉钱》《赵一曼》是如何真诚地撞开了戏改的新局面,让普通劳动者和改天换地的英雄同时“占领”戏剧舞台。这本书的书名是冰心生前所题写的,也加重了这本书的分量,拿在手里是一段沉甸甸的历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