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曹禺名著改编的沪剧《原野》时隔36年,再度由长宁沪剧团搬上舞台。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舞美、全新的演员,给予名著新的时代气息。
编剧功力不凡。著名编剧薛允璜创作风格独特,既严格忠于戏剧本体规律,又善于精准把握戏剧冲突,其近几年的大作《赵一曼》、《四月歌声》等都体现了这样的艺术风格,使红色题材更符合当代人的节奏,情节推进上更符合逻辑规律。同样,沪剧《原野》亦如此,83版《原野》脱胎于话剧版,通过仇虎的复仇故事展现人生的困惑;而新版沪剧《原野》更多地从金子的视角出发,将复仇作为故事背景和情节推进,揭示人性在此过程中的发展和呐喊,呼唤真善美。仇虎复仇的张狂与金子善良的本性始终在斗争,即使“恶婆婆”焦母也有其作为母亲的善良一面。可以说,此版《原野》人物性格饱满、形象丰厚,薛老用自己的思考赋予曹禺名著的时代魅力,使其焕发更高的文化品位。
演员用心创作。《原野》是曹禺先生唯一反映农村题材、最深奥最富有争议的剧本。当年,长宁沪剧团敢于挑战此剧确实勇气可嘉,而陈甦萍也因此剧拓展了自身戏路,在表演艺术上有了实质性飞跃,为沪剧舞台奉献了“金子”这样一个别具风采的艺术形象。进入新时代,观众们既想重温经典,更盼重睹甦萍风采,而为了艺术传承,此番甦萍全力让台,让年轻人在更大的舞台上磨炼。我们欣喜地看到,90后的朱桢十分青涩,虽然唱腔尚显稚嫩,但表演自然真切,尤其是与仇虎、大星的对手戏很有气场,演出了一位最美丽、最善良、最刚烈的金子。黄爱忠外形接近仇虎,舞台经验丰富,此番更是多方汲取艺术养料,反复观看杨在葆老师的电影、胡军的话剧录像,从师辈身上捕捉表演闪光点,赋予仇虎性格的立体化,终于,一个狂野不羁、浓情似火,复仇心切又犹豫忏悔的仇虎形象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焦母这一角色在《原野》中十分吃重,表演难度大,看似瞎子,却是洞察一切的“千里眼”,张燕雯虽然在舞台上塑造过多位母亲形象,但焦母这一形象还是令其遇到不小的挑战,她跳出以往这一形象的“恶”,而是定位于母亲的人性出发,尤其是长达七分钟叙述焦仇两家恩怨的独白,既体现演员的艺术功力,又极具艺术张力,一个封建意识浓厚、性格扭曲而仅有母爱闪光点的焦母形象十分可信、可怜、可憎。王斌饰演的焦大星懦弱、无奈,表现也十分出彩。李恩来甘当绿叶,短短几分钟的出场,便把恶霸阴魂焦阎王生动地展现出来,更好地衬托出焦母、大星的性格轨迹。
金子铺路非梦想,复仇心结怎了却。经典《原野》赋新意,“长宁”不负新时代!(作者:王威仪 摄影:祖忠人)
摄影:祖忠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