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泰斗王盘声把沪剧的表演手段总结为“唱、做、念、表”。这是对沪剧表演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国戏曲理论的重大贡献,意义非凡,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和钻硏。

一年多前,我的日志曾摘录了《王盘声沪剧唱腔艺术》中的相关论述,现将相关论述重新摘录——

沪剧的表演手段

(一)“唱、做、念、表”的表演手段:
我们都知道京剧的表演手段是:“唱、做、念、打”。

评弹的表演手段是:“说、噱、弹、唱”。

那沪剧的表演手段是什么呢?我认为沪剧的表演手段应为:“唱、做、念、表”。

“唱、做、念”可能大家都认可,但“表”怎么也成了沪剧的表演手段呢?沪剧中什么地方用了“表”这种艺术手段呢?

滩簧时期的“叹庄头”自报家门就是表的一种形式。

例如《陆雅臣》娘子出场时所唱“时运低来命运轻,……我名三字罗秀珍。”

也有用说白来表达的,例如《朱小天》中,朱小天出场时唱“那旁来了朱小天”时(软煞板)插白:“大家觉得很奇怪,

……独养儿子人家叫我朱小天。”

又如《白艳冰雪地产子》中“唐寿哭少爷”一段,唐寿出场到花园里时有白:“少爷末死脱了,少奶奶到衙门里去吃官司了,

小少爷无没奶吃,嘞啦哭。”(仅三句话就把前面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了)

(二) 做好“唱、念、做、表”的具体原则:
“唱”要“字正腔园,韵味浓厚”;

“做”要“生活真实,不火不温”;

“念”要“口齿清晰,音色圆润”;

“表”要“简洁扼要,真切动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