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鸟在那里,声声歌唱……”如果你在每个星期二下午走进中山街道蓝天四村东外苑活动室,便会听到声声沪剧唱词传入耳中。走进活动室,原来是一群“沪剧发烧友”正在你拉我唱,沉醉于沪剧的世界中。而在不久前,这群“发烧友”还为找不到场所相聚欢唱而发愁。
从“老有所愁”到“老有所乐”
60多岁的王桂宝居住在东外苑小区,是个地地道道的沪剧“发烧友”,他爱听沪剧也爱唱沪剧,因此结识了小区内同样爱好沪剧的几位居民。
闲暇时,一群沪剧爱好者便相约一起唱沪剧,有人弹奏,有人演唱,倒也凑成了个像模像样的“沪剧团”。由于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他们只得四处“打游击”,看哪里有场所便往哪里去,时间也无法固定,成了一群“老有所愁”。
居委会在串百家门活动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在东外苑活动室腾出一间房,专门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使他们的“老有所愁”转化为“老有所乐”。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在居委会的支持下,这群沪剧“发烧友”成立了沪剧沙龙,成了社区文体活动中的一支“正规军”,更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窝”。
现开辟的活动室虽然只有40平方米,却成了沪剧爱好者们自娱自乐与相互展示的舞台。自今年2月起,每星期二下午,无须特别通知,“沪剧发烧友”们就会自动聚集在一起,带着二胡、扬琴、三弦、琵琶等乐器,你一段我一句,你方唱罢我登场”,“ 每次活动都十分热闹。
很快,每周二的沪剧沙龙成了小区内的一道风景,附近的许多居民都成了“观众”,一些沪剧爱好者闻音也纷纷加入“献唱”。如今,这个沪剧沙龙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十来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随着沪剧沙龙的日趋成熟,许多志愿者和热心人也积极参与其中,烧水的、拖地的、招呼的……沪剧沙龙真正成为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大家庭。
从“装备简陋”到“鸟枪换炮”
沪剧沙龙越办越红火,一系列“烦恼”也随之而来:由于活动房较小又无空调,里面非常闷热;一台小扩音机和一个话筒的“装备”很难满足演唱要求;参与人数的增加与硬件设施不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正当居委会也在为难之时,这一情况传到了东外苑小区开发商——上海海之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火法的耳中,这位致富不忘社会,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慷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向沪剧沙龙捐赠了一台空调和一套组合多功能音响以及数套椅桌,总价值近万元。对此,“沪剧发烧友”们十分感激,而当居委会代表他们向张火法致谢时,张火法说:“这都是应该的,虽然企业现在也困难重重,但我们服务社会、奉献社区的步伐不能停止,只要老人们觉得快乐了,我也就高兴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