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料峭,凛凛咧咧,这里却升腾着汩汩热情,驱赶不走的是观众叫好连连、掌声阵阵。12月9日,上海彩芳沪剧团“十年闪光之路”的庆华诞巡礼演唱会正在川沙影剧院进行着,一台演唱会11个节目串起了十年的不平凡艺术创业历程。攥着这一份薄薄的节目单,手中的分量却是那样的沉甸甸,透过这一出出、一曲曲、一段段的乡情乡韵之背后,捕捉到的是彩芳沪剧团当家人孙彩芳的执着与担当。
从田间走来,披着大地的阳光、和着花草的芳香、怀揣艺术的憧憬,十年爬涉,披荆斩棘,饱尝了艺术的艰辛、市场的考验、原创的不易,成就了《春兰曲》、《一夜新娘》、《担当》等一系列原创剧目,始终契合时代、关注当下是彩芳沪剧团的创作宗旨。注重积累,不断磨练,厚积薄发,终结硕果,沪剧《担当》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聚焦无私奉献的消防官兵及其家属的精神风貌,成为国内首部反映消防官兵题材的戏曲作品。该剧体现了彩芳沪剧团在艺术创作中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思维内核,具有崭新的主题站位和内在激越的艺术感染力,连演连满,突破了70场的演出记录,走出了沪剧演出市场的突围之路。沪剧《担当》已成为彩芳沪剧团的代名词,是一个剧团品牌的象征。
创新源于继承,继承与创新的连接就在于传承。孙彩芳深刻认识到传承保护上海家乡戏,是时代赋予剧团的责任。为此,剧团接二连三复排上演了一系列沪剧经典剧目,从《庵堂相会》、《洪湖赤卫队》到《母子岭》,敬畏经典、传承经典、奉献经典,尤其是一出《星星之火》,孙彩芳吸引了沪剧戏迷的“吸粉一族”,纷纷为孙彩芳塑造的杨桂英艺术形象所倾倒。剧场里,舞台上,随着一声“过万水,走千山,迢迢千里到上海”而伴随着杨桂英出场亮相,直至剧情高潮的“控诉”赋子板,一个活脱脱旧上海底层纱厂女工形象赫然于眼前,舞台上演绎的分明是生动真实的杨桂英,哪里还能找得到孙彩芳的影子?这使我想起了恩格斯关于文艺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十分明确的单个人,正如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而且应该说就是如此。”孙彩芳所塑造的杨桂英就是“这一个”。
近年来,彩芳沪剧团以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为己任,率彩芳团队走出上海,巡演全国,迈向世界。2012年受邀赴香港新光戏院演出,2013年受加拿大多伦多华裔中心邀约演出沪剧交响乐,2014年澳门回归15周年赴澳庆典献演,把上海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曾记得,1964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上海爱华沪剧团时,称赞爱华沪剧团“团小志气大”,如今,上海彩芳沪剧团又何尝不是呢?
作于2018年12月11日(摄影:浦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