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网浦新、沈刚摄影报道: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由上海沪剧院携手当代中国戏曲界金牌创作团队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将于5月23日晚上19:15分在东方艺术中心试首演。4月15日下午,沪剧《敦煌女儿》新闻发布会暨媒体探班活动在上海沪剧院举行。沪剧院邀请广大媒体和青年观众走进排练厅,听导演张曼君、主演茅善玉畅谈创作理念,提前品鉴剧中的精彩片段。

中共上海市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吴巍;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副处长 沈捷;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毛时安;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调研员 方家骏,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部分校友和学生代表及近二十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主持,茅善玉向一直帮助和支持沪剧《敦煌女儿》的领导嘉宾和媒体同仁表示感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罗毅出席了发布会并讲话,罗毅表示:“沪剧《敦煌女儿》是一部有情怀的作品,这部作品很好体现了上海戏曲工作者很好落实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作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要求,很好地反映出海派文化的独特品格,很好反映出沪剧艺术“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的发展道路。”

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是一部有筋骨、有情怀、有温度,展现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和文化坚守的作品。该剧以“一带一路”中重要的文明交汇地“敦煌”为背景,讲述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以50年的执著扎根坚守甘肃大漠,从上海小女孩到敦煌学大学者,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讴歌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的崇高情怀。生动而真实地刻画活跃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代表人物,彰显上海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

剧中樊锦诗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茅善玉领衔主演。茅善玉为饰演好这个角色,曾多次带队走进敦煌,感受过大西北的风沙和敦煌的历史,在下生活的过程中,大家也感受到正是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才塑造了樊锦诗坚韧而执著的性格。此外,著名沪剧演员钱思剑、凌月刚、李建华分别饰演对樊锦诗的人生有重要意义的三个男人:对樊锦诗无比挚爱、一生支持她的丈夫彭金章;代表“敦煌之魂”的常书鸿;敦厚老实、兢兢业业的段文杰。著名沪剧演员王丽君在剧中饰演常前妻。

该剧将以沪剧见长的现代戏题材为抓手。为打造一台高规格的现代舞台剧精品,剧中汇集了国内艺术界一流的创作团队,由“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的杨林、曼君联合编剧;并邀请了新世纪接触导演、曾多次获“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五个一工程奖”、被誉为戏剧灵魂工程师的张曼君资执导;资深戏曲作曲家汝金山担任音乐创作。此外,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王玲、舞蹈形体设计姚晓明都是国内一流的舞台美学专家,他们的作品屡次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通过这个题材,沪剧这个剧种是一次新的开拓,我也不愿放弃。第二,我觉得整个敦煌的精神是我们当代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所以我也不愿意放弃。”这部戏将在保留沪剧剧种原有的艺术性基础上,挑战、尝试新的剧目表现形式,使其更符合时代的需求、更受年轻人喜爱,能成为沪剧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高点。

据悉;该剧已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入围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计划11月在北京大学上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