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纪念松江建县1260周年的活动之一,由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主办、上海东方宣教服务中心承办的东方讲坛“沪剧•松江”文化寻根系列讲座,今天下午在松江岳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拉开序幕。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作为首场主讲人,以《“露香”话说〈露香女〉》为题,与现场300位左右沪剧爱好者一起,重温了沪剧与松江、松江与沪剧《露香女》之间的文化情缘。

茅善玉从松江悠久的历史讲到了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松江曾享有“苏松税赋半天下”、“衣被天下”和“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的美誉;上海开埠之前,松江是上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其历史悠久,文脉渊远,被称为“上海之根”,并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和民众的支持和认同。

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茅善玉认为,松江的戏曲文化也非常丰富。沪剧界向来有松江是沪剧“西乡调”发源地的说法,但如果从清代松江府所辖的“大松江”地域来考察,所谓沪剧的“东乡调”、“西乡调”都在这一区域内,直到本滩进入上海后,东、西乡调也就合流了。许多松江人士在沪剧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茅善玉强调,如果说沪剧是最能代表上海地域文化的剧种,那么,松江的顾绣也是海派文化的骄傲,它是最富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民间刺绣艺术流派,也是江南刺绣艺术的杰出代表。顾绣是中国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出自松江地区,约产生于明代嘉靖年间。2006年5月25日,上海沪剧、松江顾绣一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都鲜明呈现出古老的江南文化与现代的文明发展交汇相融的海派情韵。2008年6月,上海沪剧院与松江区联手打造的充满浓郁沪剧韵味和现代艺术结合的抒情悲喜剧《露香女》,是上海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与沪剧的一次现代联姻,是对顾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明亮回应,也是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一个献礼。

接着,茅善玉回顾了当年是如何会想到把顾绣搞成一台戏且作为世博献礼剧的情况,以及《露香女》的几段精彩章节,并结合讲课内容,为与会的戏迷和居民朋友播放了包括露香与董耀庭回松江、露香关闭在绣房中静心苦绣等四段《露香女》的视频。最后,在戏迷们的掌声要求下,茅善玉还清唱了一曲《露香女》选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