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农商银行与上海沪剧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开启沪上商业银行与传统院团合作先河,成为沪上跨界合作新样本。
沪剧的起源和发展源自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发展轨迹见证了上海城市面貌的历史变化,也成为了上海文艺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沪剧被喻为“上海的声音”,是上海本土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
本土企业与本地文化联姻,是传承和弘扬沪上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当天的签约仪式上,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对上海农商银行长期以来对以沪剧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关注以及给上海沪剧院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更多的本土企业能关心沪语文化的传承、传播,唱起上海声音,弘扬上海精神。上海农商银行行长徐力表达了共同致力于上海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心愿和期望,并表示今后将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金融机构和院团发展的合作共赢。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冀光恒,监事会主席孙建平,党委副书记沈训芳,副行长沈星宝以及钱思剑、吕贤丽、李建华等知名沪剧演员共同见证了双方签约。
据介绍,今年新春期间上海农商银行就与上海沪剧院率先试水,冠名新春沪剧展演,取得了良好反响。此次签约,双方进一步确立长期合作规划,将在2016年通过资源互补,推广品牌的同时,着重惠及普通老百姓,让更多喜爱沪剧老百姓能“常看戏,看好戏”。
根据合作计划,上海沪剧院将联手上海农商银行,深入郊区乡镇举行公益演出,推广沪剧,为分布于上海各区县基层社区、乡镇的2000多家沪剧票社提供艺术指导,共同举办本土文化推广活动,并结合沪剧爱好者沙龙组织沪剧爱好者与专业演员同台演出。此外,还将结合“沪剧训练营”的品牌效应和上海农商银行的网点分布,集合各自优势,面向民众推出沪语文化普及推广群众活动,组织举办“沪语我来秀”少儿沪语大赛。与此同时, 上海沪剧院未来也将成为上海农商银行发行的工会会员服务卡的特惠商户,持卡的沪剧爱好者只要在沪剧院购买观摩票,将享受购票优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