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辈子感悟沪剧——记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演员黄爱忠(转)

  年初,刚刚改制为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的长宁沪剧团在艺海剧院上演了开锣大戏——新版沪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剧中杨乃武含冤蒙屈却又心有不甘,其挣扎而悲悯的内心世界,被青年演员黄爱忠演绎得酣畅淋漓,极具张力,接连两天的演出之后,一个“黄爱忠版”的杨乃武已经深入戏迷观众的心。

人们常以“一夜成名”来形容一位演员的成功,但黄爱忠相信没有人会有如此好运,对他来说,所谓的成功就是台上台下经年累月的摸爬滚打。黄爱忠18岁考入常州沪剧团,1989年回上海进入上海大世界沪剧团,2001年加入长宁沪剧团,兜兜转转的人生从未离开过沪剧舞台。他曾在“碧落黄泉”、“大雷雨”等十余部大戏中担任主演,并参演了“文红老师”、“陶行知”、“八年离乱”、“废墟上的爱”等多部剧目和折子戏。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以表现沪剧名家袁滨忠的“袁派”唱腔见长,演唱字正腔圆、潇洒飘逸、刚柔相济。舞台上,“雷雨”中周萍的懦弱、胆小;“梦园曲”中姚一飞的血气方刚和“杨乃武与小白菜”中杨乃武的文弱、正直被黄爱忠演来个性鲜明,令观众过目不忘。

自从在新版沪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演杨乃武之后,黄爱忠一直以光头示人,记得当时有人问他:“演杨乃武的演员都剃光头,你剃不剃?”他的回答是:“剃!”其实作为演员,黄爱忠牺牲的岂止是一头乌发。为了保持体型,黄爱忠几乎不吃晚饭,每到排演大戏,更要加倍练功,只是这一切与塑造角色的辛苦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刚开始排“杨乃武与小白菜”时,与角色之间的年代距离和心理距离使黄爱忠难以入戏,这时,团长陈甦萍对他说:“你现在年富力强,正是当演之时。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没有这一分钟的展示,哪怕你再有本事也没人知道!”一番话,让黄爱忠从中听出了团长对他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让他放下了怕演不好拖剧团后腿的包袱,排练渐入佳境。正式演出时,每一幕戏,黄爱忠演来都是一气呵成,特别是演到与小白菜在公堂再度相见,小白菜看到杨乃武遍体鳞伤,于心不忍,意欲翻供时,黄爱忠把杨乃武悲喜交集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大段唱白过后,含有笑意的脸上满是热泪!对如此饱含真情的表演,观众所给予的除了掌声还是掌声!

1981年,黄爱忠以俊朗的外型,洪亮的嗓音从3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常州沪剧团在上海市区录取的唯一学员并就此跨进了沪剧艺术的大门。转瞬32年过去,当年对沪剧的懵懂喜欢已经在时间和汗水的糅合中变成黄爱忠生命的一部分。今天的黄爱忠年届知天命,满腹戏文,唱做具佳,但谈到对沪剧的演唱、表演时,仍充满着不满足和饥渴感。最近,剧团正在复排沪剧经典大戏“雷雨”,虽然,黄爱忠扮演的周萍曾在2006年随剧团“雷雨”剧组出访爱尔兰,但是这次再度饰演周萍,黄爱忠依然一头扎进排练场,练功、排戏、揣摩角色,他认为,对一个演员来说,戏有新老,角色永远都是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黄爱忠十分乐意被人称作青年演员,让他要有更多的时间感悟沪剧,享受沪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