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似阳春三月的杜鹃,艳丽多姿;犹如炎炎夏日的茉莉,清芬素洁;亦像金秋时节的桂花,淡雅柔和;更比寒冬腊月的梅花,傲雪凌霜。她,不学牡丹弄风流,恰似百花园里笑迎人生的“四季花”。她,不甘寂寞,为了艺术之梦,寻觅、营建自己心中的“沪剧家园”——她叫孙彩芳,国家一级演员,民营沪剧团团长,以不平凡的奋斗经历讲述着平凡人的故事……

自筹剧团,开启《幸福的港湾》

孙彩芳,出生于上海市原川沙县施湾乡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由于父母和弟弟体弱多病,很小便承担起家务重活,不久还辍学。童年的艰辛并没压垮孙彩芳,她乐观地挑起生活重担,并无意中从广播喇叭里听到了乡音乡曲——沪剧,从此便迷恋上了它……

之后,孙彩芳进入皮鞋厂工作,但沪剧仍是她业余生活寄托情愫的“快乐音符”。而且,她还经常为村民们演唱《阿必大》、《碧落黄泉》等传统唱段,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金嗓子”,1985年,她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南汇沪剧团,成为一名专业文艺工作者。她欣喜若狂地徜徉于农田里,畅想着艺术之梦的开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传统戏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跌入了低谷,南汇沪剧团也于1987年宣告解散。

孙彩芳无奈地下海经商,水果店、酒店、歌厅,尝遍了人世间的沧桑与磨难,收获了劳动者的自信与财富。其间,孙彩芳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沪剧梦”,参加大奖赛、举办个人演唱会等,她的名气越来越响,成为沪剧圈的著名票友;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要拥有自己的剧团,把乡音传得更远……2008年9月25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彩芳沪剧演艺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大会上,孙彩芳主演了原创大戏《幸福的港湾》——孙彩芳终于找到了幸福的源泉!

本色出演,唱红《星星之火》

孙彩芳身上,带着天然去雕饰般的质朴之美和善良之心,更有上苍赐予的银铃般的天籁好嗓,散发着沪剧原生态的自然美。熟悉孙彩芳的观众,一定知晓她的代表作品是开篇《绣荷包》和全本大戏《星星之火》,可以说,这两个作品极具她个人的气质和魅力,更显现了非凡的艺术功力。
开篇《绣荷包》是沪剧前辈艺人沈筱英擅唱之作,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演员许帼华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创新发展了《绣荷包》,丰富了沪剧“绣腔”的运用,成为其代表作,后辈均难以驾驭该开篇。而自学成才的孙彩芳经过刻苦磨炼,同样将《绣荷包》演绎出了一位清丽活泼农家少女的大爱情怀,成为其保留曲目,2000年,她凭借此曲而登上了上海市沪剧擂台赛。这样的唱功,连科班出身的演员们都赞叹不已!

说到沪剧《星星之火》,前辈已故表演艺术家筱爱琴塑造的杨桂英一角可谓家喻户晓,也是筱爱琴突破自身艺术风格的佳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演员韩玉敏、诸惠琴、陈瑜先后演出该剧,之后,绝响沪剧舞台廿多年,直至2010年,孙彩芳再次将该剧推上舞台,激活了观众们对于筱爱琴老师的美好记忆。当您坐在剧场里,静静闭上眼睛聆听孙彩芳的演唱,清丽明亮的嗓音、自然流畅的行腔、激情饱满的情绪,仿佛筱爱琴再世,“隔墙三重唱”“控诉”等名段几可乱真,每次都能赢得雷鸣般的掌声!该剧留下的艺术资料仅有一部电影,并无可以模仿的舞台表演版本,这对于孙彩芳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但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孙彩芳有着天然的生活体悟,她用心走入人物心灵,赋予人物真诚、善良、单纯的特性,终于,一位来自扬州农村的“杨桂英”将观众们带入那段灾难深重的岁月,也成为孙彩芳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星星之火》点燃了孙彩芳“传承”的自信与梦想!

传承沪剧,召唤《担当》使命

自成立伊始的近十年时光里,彩芳沪剧演艺中心始终扎根于基层,下农村、到社区、进敬老院,为彩芳的“乡亲们”带去艺术滋养。在认真排演经典大戏《星星之火》、《洪湖赤卫队》、《母子岭》的同时,积极编演原创剧《幸福的港湾》、《一夜新娘》、《春兰曲》、《泥城枪声》等,其中《一夜新娘》还曾远赴香港等地,赢得香港同胞的极大赞誉。

与此同时,孙彩芳怀有更大的梦想:沪剧是与上海这座城市同步发展的剧种,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不能一味地缠绵于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理应创作出体现城市精神和气质的大题材。这一梦想萦绕孙彩芳心头整十年,而作为民营剧团的当家人,深知剧团生存的艰辛,更知创作攀登的不易,资金困扰、团队实力、票房预期等,国家剧团可以大笔一挥匆匆上马,而民营剧团则要三思而后行……机缘的巧合,孙彩芳认识了资深媒体人、同样是酷爱沪剧的李耀宇先生,他为彩芳量身定作了反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消防官兵及其家属的《担当》,又请来了上海沪剧院的于建福导演、吴斌作曲,并于2016年“11.9”首演。作为一部硬题材,也是一部冷题材,“彩芳”的勇气令人敬佩,“彩芳”的热情令人动容,“彩芳”的信念令人崇敬:我们感恩于消防官兵及其家属的守护,也感慨于“家国难以兼爱、使命在于担当”的感人故事。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们用赤诚之心默默奉献,用职责使命无私担当。——《担当》演出至今60场,所到之处,无不击节赞赏。《担当》演绎了母子情、夫妻情、恋人情,更展现了当代沪剧人的时代强音!

2017年,孙彩芳当选为川沙文联主席,可谓功成名就。而她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川沙是沪剧之乡,在新时代下,我们更要保护与传承沪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和发掘沪剧新人。沪剧艺术培育了我,沪剧艺术家们培育了我,为了沪剧的明天,我将永远奉献于沪剧事业!

十年彩芳申曲梦,梦中清雅繁花影。如梦如影伴我行,不负芳华尽绽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