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1600张门票一个月前便已告罄、44张加坐票三天内抢购一空……将于1月24日晚在上海大剧院献演的2017沪剧“春晚”——“2017迎新春沪剧经典交响演唱会”未演先热。1月21日下午,上海沪剧院特意向广大爱好沪剧、关心沪剧的朋友敞开大门,推出一场演唱会排练开放日公益活动,让更多观众能一睹沪剧名家的风采。

《芦荡火种》选段、《雷雨》选段、《大雷雨》选段、《邓世昌》选段、《家》选段……唱的都是沪剧经典作品,来的都是沪剧知名演员,除舞台背景与大剧院有所不同,当天的排练现场,呈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演出,让台下的戏迷大呼过瘾。开放日最后,由茅善玉、朱俭、洪豆豆与全体沪剧院演员演唱的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更是让“海派年夜饭”的魅力尽显。

据悉,本次活动参与者通过“沪剧之家”和“文化云app”共同招募。其中“沪剧之家”微信公众号在短短一周内就收到上千条热情粉丝的报名留言,报名者中既有喜爱沪剧的忠实戏迷,也有不远万里从海外赶来的华侨,还有不少80、90后的年轻白领和高校学生。“文化云app"的招募活动上线不到2个小时,150个活动参与名额就被一抢而空。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介绍,2012年,沪剧院首次在逸夫舞台举办迎新年交响音乐会,连演3场,场场爆满。时隔四年,沪剧院再度打造“海派年夜饭”,将舞台搬到上海大剧院,交响乐队的规模也增加到60多人,希望将传统戏曲艺术与西方交响乐相结合,开拓戏曲创新求变的新思路,打造成沪剧院经典品牌活动。茅善玉说,上海沪剧院一直以来坚持“送戏到基层”、“惠民予百姓”的宗旨,此次沪剧交响演唱会的开放日活动不仅是传统戏曲演出推广上的一次创新尝试,也希望真正做到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茅善玉告诉记者,2016年是上海沪剧院的丰收之年,在“出戏、出人、出影响力”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上海沪剧院打磨的大型原创沪剧《邓世昌》,演出90余场,在建党95周年之际又创排《回望》,举办第二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沪剧小戏《我只在乎你》获得第六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入选剧目”。

她向记者透露了沪剧院制定的五年创作计划,包括描写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的《回望》《匿名者》《王孝和》,描写上海民族资本家爱国情怀的《董竹君》《子夜》,描写知识分子文化坚守的《敦煌女儿樊锦诗》,根据作家王安忆作品改编的《天香》和名剧《秋海棠》。目前,《董竹君》《匿名者》已经完成剧本初稿,《秋海棠》完成剧本故事构架。《敦煌女儿樊锦诗》剧本几经打磨,今年将组建二度主创班子进行文本再次修改,并落地排练。今年,《邓世昌》《借黄糠》将赴台湾地区演出;《雷雨》将在北京大学演出,并启动电影拍摄;《家·瑞珏》《回望》还将继续打磨;《邓世昌》则将在建军90周年之际开启全国巡演。“紧扣时代的要求,回应老百姓的需求,创作出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作品,用‘上海的声音’担负起艺术家的责任,展示沪剧艺术之魅,用美好的艺术提升社会的正能量,我们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茅善玉说。(记者 颜维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