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日程已过大半,而54台国内外参演剧目的门票也所剩无余。据艺术节票务工作办公室的最新统计,参演剧目出票率达90%以上,而11月上旬的14台戏26场演出的出票率竟达95%。其中《阿依达》、“国际哑剧精品展演”等为满足观众需求都加演了一场,艺术节“后期大餐”的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的戏票在艺术节开幕两三天就已售空,主办单位也决定加演一场。压轴舞剧《野斑马》已准备加演两场。
这样高的出票率当然喜煞了主办者。然而,它又是如何达到的呢? 把好质量关 紧握票房生命线 本届艺术节演出的票价最高1500元,比首届最高票价800元要高出近一倍。但仍避免不了一票难求的局面。都说上海人精明,可这份精明若用到了掏钱看戏上就有些让人赞赏了。一听说是世界顶级水平的演出,那出票率就会出奇地高。在上旬出票率达100%的就有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以色列幽默现代舞专场、西班牙舞蹈《灵魂》、俄罗斯冰上马戏、《越苑神韵》全国越剧名家会演、“金奖杂技晚会”、舞剧《闪闪的红星》等。 这些演出荟萃了国内外的众多名家名作、名剧名曲精品。如英国BBC苏格兰广播交响乐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得主马祖耶夫等都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这不仅是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宗旨所在,也是高票房的保证。这些高起点、高品位的艺术作品保证了艺术节的艺术品位和档次,也使沪上的老百姓受益。
上海人喜欢说“上海人识货,就怕没好货”。那些质量上乘的艺术佳作,很快就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认同。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有了这些艺术佳作才让观众看了开心、称心,觉得钱花得不冤枉,并让不虚此行的人们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艺术节决不是“一锤子买卖”。艺术节获得了良好的声誉,不仅留住了已有的观众,也将不少后来者吸纳到固定的观众群中。这种良性循环从而在总体上保证了艺术节高票房的良好局面。票房市场化的前提是剧目的市场化,而质量和卖点就是剧目进入市场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本届艺术节上得到了印证。
市场运作抢占先机高招迭出
在上海,打开电视,滚动播出的艺术节宣传像狂轰滥炸般猛烈。媒体宣传为艺术节造势也是本届艺术节的一个亮点。将“酒香也怕巷子深”用在文化市场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在艺术节上有很多剧目虽是国际顶尖水平,但是一般的老百姓并非都了解情况。主办方正是根据观众的现状,制定了宣传方案,为出票率打下了基础,抢占市场占尽时机。对于宣传,他们提早下手。如《阿依达》的演出广告在今年4月份就先后在日本、欧洲和我国香港地区的报纸、电视台刊播。同时,宣传找点、找准点,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节目进行包装,如从剧团声誉、编导名气、演员功力、舞美等方面做文章。宣传渐入佳境的同时,票房也高潮迭出。
另外,本届艺术节根据组委会的要求成立了艺术节票务工作办公室。深入到各承接单位,既提要求,也帮忙出点子。分阶段督促、指导,并且目标清楚,责任到人。
艺术节组委会抓住上海旅游节在11月初至中旬持续举办的时机,在9月中旬,就同上海旅游节联手,组织人员赴浙江等地举办“双节”推介、促销活动。各演出承接单位也拥有一定的观众群,他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吸引观众前来观看。
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让老百姓能看上艺术节的剧目,本届艺术节对每场剧目的票价做了准确的定位,最低的只是一场电影的价格——20元。投资千万元制作的《阿依达》4.5万张门票在售空后,又根据市场需要加演,同时还主动将所有门票降价出售,50元的票价不仅圆了千万市民的梦想,也最终让盈利成为定局。
坚持走信息化、市场化道路
信息化是票房佳音频传的重要原因。因为节目再好、宣传再强,首先还得保证老百姓买得到票。早在开幕之前,本届艺术节就加强和完善了票务销售网络。票务信息中心在全市各演出场所设立了30个联网点,上海大剧院也建立了22个联网点,同时上海14家大宾馆还设立售票柜台,15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也参与出售。如此稠密的售票点分布,足以让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上海市民能最快、最便捷地买到自己喜欢的戏票。网上订票、网上付款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使得北京、深圳、浙江等地的爱好者很轻松地就异地得到《阿依达》等经典作品的入场券。送票上门等服务也进一步便利了广大市民。
据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社会文化管理处杨春曼处长介绍,本届艺术节坚持市场化运作,全部演出门票一律不送。另据统计,本届艺术节票房零售的散票比例较去年大有上升,如《越苑神韵》的散票占绝大部分,即将演出的京剧名家选段零售票占95%。这无疑是比高票房更让人欣喜的地方。
举办两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虽然市场不断变化,但是抓住了进入市场的关键,也就最终掌握了市场。 (中国文化报 严长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