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夏津县政协在整理近期征集的老照片时,发现了一张聊城专区评剧团 1963 年进京演出的大照片,下部的说明为“朱德委员长、谭震林副总理在国务院观看聊城专区评剧团演出八一风暴合影 63.6”。其主人为县文化馆已故副馆长单玉池先生。因其家人对照片上这次演出的具体情节知之不多。循着照片上的人物线索,政协文史采访组专赴江北水城聊城,在柳园路育新街生资家属楼,专访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筱佩珠女士。

一提起《八一风暴》进京演出,83 岁的老艺术家立即兴奋起来,瞬间仿佛年轻了许多岁,双眸放射出明亮的光芒,讲述起当年的情景,连具体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细节都清清楚楚,无一遗漏。望着老人已显苍老的面容,听、记着她述说的话语,那尘封的往事又渐渐清晰明朗……

戏台上“窜红”的《八一风暴》没有褪色

聊城专区评剧团《八一风暴》

《八一风暴》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现代戏,最早是通过话剧形式登上戏剧舞台的。1958 年,党中央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口号,号召文艺界“回忆革命史,歌颂总路线”,掀起“五一”“七一”文艺创作新高潮。1958 年 8 月 1 日,江西省话剧团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在南昌市首次公演了新编话剧《八一风暴》,轰动了英雄城。1959 年,这部话剧又进京参加了国庆 10 周年献礼,之后又在京津各地巡回演出,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进入 1960 年代,党的文艺方针引导演艺界选择演出剧目时,要注重历史题材古装戏与革命题材现代戏的兼顾与结合。贯彻这一方针,聊城专区评剧团从 1961 年开始,也编排了一批现代戏如《刘巧儿》《野火春风斗古城》《夺印》等剧目。1962 年春制定年度演出计划时,团里研究确定把话剧《八一风暴》改编为评剧。于是由团长关凤奎带领主要演职人员组成 6 人观摩团赴江西南昌,观摩了江西省话剧团的 20 多场演出。他们白天看,晚上开会讨论,利用休息和吃饭时间找对方编演人员求教、学习和交流,还借来他们的剧本让大家一遍一遍地读、听……最后,团长兼编剧关凤奎根据各类资料和大家的讨论意见,开始了改编评剧剧本的工作。

经过近 3 个月的艰辛努力,剧本初稿完成。吸收了团里很多宝贵意见后,他又带剧本专门返回聊城,向文化局领导和剧协的专家进行汇报,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剧本进行了多次修改。6 月间,剧本封笔,进入了紧张的排演阶段。大家不畏酷暑,边演边改,终于赶在 1962 年的“八一”建军节,在邯郸(当时剧团正在此地巡回演出)大剧院进行了首场公演,演出轰动了古老的邯郸城,受到当地党政军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冀东南地区演出了十几场后,聊城专区评剧团便带着这个戏一路向北,在石家庄、邢台、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巡回演出,还到渤海中的海岛上进行慰问演出,听取解放军战士及部队首长的意见,使之逐步完善提高,成长为一部日臻完善的优秀的剧目。

1963 年 6 月初,评剧《八一风暴》在天津华北大剧院演出后,山东省政府驻津办事处的王德奎主任找到剧组,评价说这么好的剧目完全够得上进京演出的水平,应该争取进京向“七一”“八一”节献礼。当剧团反映没有北京的演出规划,恐怕不允许的情况时,王主任当即表示可通过省政府驻京办事处联系解决。大约 3 天后,剧团接到了进京演出的通知。

那时,剧团还没有今天这样完善的体制,灯光、道具、舞台美术这一切环节都没有设置专人,于是,在出发前,团里就定好了一人多职、一人多能的解决办法。许多年轻的武功演员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装台卸台、搬运道具这些重体力活就落到了他们肩上。对此他们非常高兴,劲头十足,完全是一副时刻准备上“战场”的架势。而担任主演的筱佩珠、刘凤兰等年轻的女演员,则在心中一遍遍重复着早已烂熟于心的舞台动作与唱词, 可以说人人都想着同一件事 :要把最好的演出展现在首都戏剧舞台上。

北京军区,“头炮戏”初演获成功

6 月 8 日下午 5 时,聊城专区评剧团的演职人员到达北京。50 多年前的那一天,这些来自鲁西大地的年轻人看到的是,刚历经三年困难之后的首都,天安门城楼正在修葺,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也都在修缮,外部装修还未彻底完成。可是有一个印象清晰地印刻在大家脑海中,那就是尽管北京许多地方还在施工,街道却非常干净整洁,一路上没有见到过一点儿垃圾,大家不由地啧啧称赞。

夜晚来临,山东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孙主任把全团人马安排住进了商业部招待所。雪白的床单和棉被在当时看来无比舒适,却没有一个人睡得着,大家都在凭着自己的想象谈论 :不知这北京的剧场和舞台是什么样子?能坐多少观众?都会有什么领导出席观看?几个年轻的学员则忙着花 3 分钱买商业部招待所的大黄信封,把进京演出的喜讯报告给家里父母分享。

聊城专区评剧团

第二天一早,北京军区杨勇司令员派专车接几个团长到办公室见面。落座后,团长递上一份节目单,请杨司令员在百忙之中观看《八一风暴》演出。他高兴地一口答应,并与每个人握手,询问大家的年龄、家乡以及工作现状,还问了改编和创作评剧《八一风暴》的情况。他说抗战时,自己曾经长期战斗和工作在鲁西地区,与革命老区的聊城人民更是结下了深厚感情,对那一带的风土人情都有较深的印象。听着这番话,感到这位首长始终把自己当作老区人民的儿子,在鲁西地区的那一段经历,已成为他终生的记忆。

北京石景山区风光秀丽的八大处公园脚下,是北京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军区大礼堂也设在这里。当晚 8 点,礼堂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进京后的首场汇报演出在这里开始。2 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掌声雷动,场面热烈动人,大家备受鼓舞。

演出结束后,杨勇司令员穿一身灰色中山服走上舞台,廖汉生政委随后,和演职员们一一握手、祝贺、道谢,并合影留念。那晚,军区还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招待晚宴,两位首长到各席敬酒。后勤处一位大嗓门的杨姓处长是聊城寿张县人,作了宴会开场白,除了演出成功的简单贺词外,几句家乡话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杨勇司令员是咱们聊城的女婿,娘家人坐席,敞开肚皮吃喝,大家不要客气啊!”席间了解知道,杨勇夫人林彬是我们聊城冠县人。以后的数场演出活动,北京军区的首长都给剧团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经过北京军区的推荐,6 月 13 日晚,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给我们安排了一场演出。因为兼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总理当晚接待日本青年访华团,再加我们已接到随时听候通知可能进中南海演出的安排,团里与全国政协办公厅协商,选择的演出剧目是《野火春风斗古城》。

“这一场,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会见外宾的间隙,看到了我们的演出……”“当戏台上演到‘探监’一段时,扮演杨母角色的刘凤兰边唱边用手上的镣铐猛地碰一下我的胳膊,我当场扮演的是银环的角色。这个剧情里没有的动作令我十分诧异,交换目光,顺着她的眼色示意向右边观看,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那不是新闻纪录片里经常看到的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吗,他身着灰长裤,白衬衫,右手习惯性地轻轻抄在前腰间,伟岸的身躯矗立在楼梯旁的圆拱门间……”众人很难觉察到我俩间的这一小动作。我又配合唱词动作轻轻捏了刘凤兰一把,完成了台上我们之间的一场幸福交流……”回忆起当时情景,老艺术家脸上泛起红光,激动不已。演出结束后,听团里的同志们讲,好多人都看到了周总理观看节目。

中南海,紧挨在朱老总身边照相

6 月 18 日一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进中南海演出!这个好消息一传到剧团里,每个人的心脏都骤然加快了跳动——过去我们经常在黄土地上的简陋戏台子演出,现在到了祖国的心脏,今天又要进中南海去唱我们的“落子”,这是多大的荣幸啊!

听说朱德委员长晚上观看《八一风暴》,这时候团里对一件事情犯了难 :原来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起义前的最紧要关头,朱德为牵制敌人,定计设宴,请敌方各团团长聚会。敌南昌城卫戍司令打电话问询时,有一句粗口台词 :“谁请客?朱德,又是朱德,他妈的,都上人家圈套啦!”大家商量着删除或更换,但总感到剧情不能自然过渡,特别那个角色演员,一时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此情况汇报给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朱老总得知后风趣地说 :“反动派不骂我,谁骂我啊?告诉演员同志,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该怎么演就怎么演!”

下午 5 时,一辆大客车在商业部招待所门前停下来,这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派来接大家进中南海演出的专车。全体人员上车后,很快就到达中南海西门。警务人员查点人数后,客气的挥手,让车开了进去。大家在车里,左看看,右望望,院里的松柏、杉树苍劲挺拔,遮天蔽日,一排排冬青秀丽整齐,把庭院装扮得格外肃穆、雅致。椭圆形的花池里,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相映生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在紫光阁前下车,负责接待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紫光阁周围的情况 :“这里是中央领导同志在日理万机之暇,小憩信步的地方,首长们经常在这水边散步。”接着,服务员又把大家从紫光阁西门带进中央首长们常开会的一个小院。院中摆放着五把藤椅,中间一张圆桌。院落虽小,却十分幽静。最后大家来到了即将进行演出的国务院小礼堂。这个礼堂面积不大,能坐 200 人左右。

演出之前,朱德、董必武、宋庆龄、谭震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小礼堂,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坐在靠前的一排座位上。

晚 8 时,演出开始。当晚的演出是发票的,场内全部坐满,观看者大都是中直机关的司局长们。舞台比起前两场演出时要小许多,但由于我们布景的演员想了很多办法,把舞台装扮得华美精致,气象一新。全剧演出时间 2 小时 40 分钟,没有出一丝一毫差错。演出期间剧场反馈十分热烈,精彩处,77 岁的朱老总作为八一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带头鼓掌,场内掌声数起,这大大提升了全团士气 :首都北京是喜欢我们评剧的!真可谓旗开得胜。

近晚 11 点时,大幕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缓缓合上。这时,评剧团领导人告知,都不要卸妆,中央首长马上接见我们。这时帷幕又徐徐拉开了。不一会儿,身材魁梧的朱老总目光炯炯,手里拄着黄色的拐杖,稳步走上舞台。他把拐杖交给身边的警务人员,满面春风地与演员一一握手。朱老总拉着站在身边的筱佩珠和关凤奎团长的手,嘱咐说 :“评剧表演革命题材的现代戏,很有前途,希望你们把它搞好。”朱老总还招呼团里身材瘦小的学员石超坤到他的前面来,问他“今年多大了?”石超坤答:“十八了。”朱老总笑着对大家说 :“我看这娃就十四五岁哦。”欢快的气氛消除了大家的拘束。这时,陪朱老总上台接见的谭震林副总理拍掌提醒 :“来,大家靠拢一下,请朱老总与你们合个影。”当晚,国务院专业摄影师吕厚民下乡劳动回来,未顾得上洗漱,就急急火火赶到现场,难忘的历史瞬间被定格在 1963 年那个夏季的晚上。

“我就站在朱老总的左边,左手扶着这位父亲般慈祥长者的袖管,右手轻轻抚上那裹着微驼后背的白衬衣,突然接触掌心的白衬衣上,出现了一块巴掌大小的凹凸感觉。我的心猛地一抽,泪水一下子盈满了眼眶。”筱佩珠动情地述说着当时的情景,“照完相,朱老总转身的一瞬间,专注的观察证实了我刚才的感觉——白衬衫后面,平平整整地补着一块长方形的补丁……”

“这是朱老总那晚上看我们戏的入场券。”筱佩珠老人从精心收藏的演员证内衬里,抽出那张已泛黄的窄纸条,她对那晚索要戏票的情节仍记忆犹新 :“陪朱老总走下戏台后,我赶紧拉过正在撤拆舞台布景的学员胡志修,让他跟上警卫员,要朱老总的那张票……”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张长约 3 寸、宽 2 寸的入场券,即是朱老总当晚观看演出的那张。在主人的心目中,它不仅是一件真正的无价之宝,还承载着老艺术家一生的荣耀与辉煌。对于聊城专区评剧团的所有人,1963 年《八一风暴》的北京之行,是他们的骄傲,也是他们一生中永远难忘的记忆。□ 作者 刘洪晓 李印文 侯法雷

聊城专区评剧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