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

很多人觉得,近一个时期来,相声演员姜昆有点"不务正业",说他在网站上投入的精力,要比相声多,甚至传说他"现在不说相声了"。

然而,当《晚间新闻报道》的记者朱红日前就此向姜昆提问时,却遭到否认。姜昆笑着反问道:"这是你听谁说的?我要查一查!"他说,"我一年有150多场的演出在进行,我昨天刚刚演出完,前天也在演出,今天晚上还要去天津参加津门曲会。" 可见,是人们误会了姜昆,这位深受观众欢迎的笑星,始终活跃在曲坛上,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也还是用在了说相声上。

但是,相声这一让人发笑的艺术所面临的窘状,却不能不令人忧虑。当记者问姜昆,相声怎样才能达到以往的辉煌时,他谈了四点。他说:"第一,希望从政策上,给予讽刺艺术一点宽松的环境。第二,希望所有的相声创作者和表演者,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变化的形势。第三,我希望相声回到剧场去,走过去我们在剧场中千锤百炼的这条道路,有了精品再给电视。第四,希望能够有一批真正懂相声的电视导演来指挥,因为电视太重要了,我一年演365场,也不如在电视上演一场。我要是在电视上演了一场好的,大家都说好,要是没有演这一场,大家会说你365天都白干了。"姜昆坚信,"相声有辉煌的未来,有美好的明天。" 姜昆是在一个小型知青联谊会上接受《晚间新闻报道》记者采访的。这位在东北建设兵团经过十年磨砺的笑星,仍眷恋着那片黑土地,回首当年,有说不完的话。他说,那段难忘的经历,对于铸造他们的性格、奠定他们的人生道路,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曾经有一位"美国知音"的记者问他:"你不承认那是劳改吗?"姜昆当即幽默地进行了反驳。那是他们当年的一批知青带着家属去过北大荒之后,因此他反问那位记者:"如果是劳改的话,你举一个例子,有哪个劳改犯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参观住过的牢房?"

马季

想跟马季谈谈中国相声的现状,这位相声大师却对记者谈起了相声在国外受欢迎的盛况。相声在美国受到欢迎,记者早就听著名音乐和语言大师赵元任之女、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女士谈起过。没想到马季对东南亚的"相声热"也颇为感慨。

他说:别看咱们这儿对相声不重视,相声创作和演出越来越不景气。可是从1986年起,我已经到新加坡演出过十四五次了,平均每年一次。除了李光耀外,很多高级官员都看过我的演出,他们的文化部次长(副部长)在一个月内甚至看了我们四场演出。1990年我和刘伟、王谦祥、李增瑞、王景愚、赵炎等组成的"中国八大笑星演出团",应邀到新加坡演出五场。我们还没到呢,票就已经卖光啦!1100个座位的大会堂,票价50元新币(约合人民币250元)、学生票10元新币(约合人民币50元)。最后竟然加演到十二场。当地媒体报道说,我们"掀起了一场"相声波""。文化部次长对我说:"每年的"推广华语宣传月"你们都应该来!"人家是把相声当成推广华语(即普通话)的手段,侯耀文、石富宽他们也都参加 过"宣传月"的演出。马来西亚听说后也邀我们去,以前只有杂技团和歌舞团去过。马来西亚国家规定,演出内容一律要报内务部,但因为我们的演出受到了观众欢迎,官员们看了演出也被感动了。所以,原来不许广播电视报道的我们的演出,被该国宣传部决定录制一场翻译成马来文。后来又决定与我们签约,挑选了10个适合该国国情的相声段子翻译成马来文出版。当地的马华公会所属的文化协会,还聘我当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每年去讲学。还在该国的首都吉隆坡和怡保、槟城、新山四大城市设立了培训班,参加者有学生、教师、工商业者、牧师等等,都是大课,面向社会,每人收费10元马币,最多时参加者竟达5000人。他们都是想在学习中,通过语言的锻炼,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采访中,马季虽然没有直接分析我国相声现状的原因,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中是否也能受到一些启发呢? (北京广播电视报 晨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