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兰陵王》将于3月14日登上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在回溯历史传奇的同时,站在一个更加现代和多元的审美高度,探索具有民族意象的中国式话剧。《兰陵王》的本质实为代面戏,被视为中国戏曲表演的雏形,面具也成为脸谱的渊源。但话剧《兰陵王》所呈现的并非 “中国式”元素拼贴,而是突破话剧语言与程式的局限,辅之戏曲的写意化审美与民族音乐的庄重感,让话剧《兰陵王》具有民族化的舞台格调。

凸显传统意象

关于兰陵王的传说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现今仍被不断回味,并以文字、影像等方式广为传播,但是话剧《兰陵王》却是从中国文化的著名传奇和中国戏剧的艺术源头出发,用更质朴、纯粹同时也更丰富、强烈的“中国式舞台意象”讲述故事。

话剧《兰陵王》从北齐名将兰陵王的传奇故事发展出全新的情节,将兰陵王设置成一个因目睹父王被害而用女儿态掩藏真性情的柔弱王子,齐后为唤回兰陵王的男儿血性,交予他先王遗物——神兽大面,戴上大面的兰陵王神奇般地平添雄伟气概,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却也同时走到冷酷无情、暴虐恐怖的人性另一个极端。最终,齐后用母性的牺牲帮助兰陵王告别迷途,回归本我。

虽然《兰陵王》是以话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但《兰陵王入阵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发端之一,而《大面》更是中国戏曲中最早使用面具的记载,其后发展成传统戏曲中的面具和脸谱。因此,《兰陵王》也在表演中融入大量传统演出元素,如傩舞、傩戏、地戏、踏歌等,并由此达到“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的舞台效果。

借力现代表达

虽然在一部话剧中凸显出多种传统意象,但话剧《兰陵王》却并非是将各类元素符号简单堆砌,而是通过更加现代化的舞台表达方式,让传统美学相互融合、呈现。

在话剧《兰陵王》的导演王晓鹰看来,话剧舞台上使用传统戏曲的艺术语汇,不能只是用这个程式本身,而是要在内涵和美学效果上都超越它原有的形态,赋予当今的思想。所谓的“中国意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意象的视觉转化,或是静止意象的动态转化,而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戏曲写意象征、虚拟联想的艺术语言系统上,它出现在戏剧演出的场面里,融汇在戏剧行动的进程中,凸显在戏剧冲突的高潮处。

有行业人士指出,从1907年至今,话剧已在国内发展了110余年,但话剧确实是一种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形式,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然而中国戏曲素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艺术特质,因此将话剧与戏曲相互融合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但这种融合并非是用简单的戏曲形式作为色彩和装饰来讲中国故事,而是运用具有现代舞台艺术品格的跨文化呈现,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情感和道德哲思,特别是当话剧这一艺术表达形式已具备了以本土资源为思想文化基础,民族化则可以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新路径。

营造舞台格调

《兰陵王》的本质实为代面戏,展现了戏剧艺术的最原始形态。而为了塑造兰陵王这个人物,着重刻画其性格中“羊性”和“狼性”的两极,演唱氛围与舞台格调的营造必不可少。

在全剧的舞美呈现上,面具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全剧自始至终都贯穿面具的意象。这些面具的设计是对传统面具进行了借鉴却绝不是照搬,力求保持古老拙朴的美感又不失现代感。与此同时,舞台效果上则突破了写实模式,悬挂于舞台上方雄伟巍峨的神武宫房顶,像是一个巨大的铁笼子,囚禁着剧中的人物内心。随着灯光变幻,衬于舞台底幕的巨大面具支离破碎,巨幅红绸从天而降,铺满舞台,剧中人物在鲜红中找回了迷失的本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剧中音乐气质也侧重于民族与现代相融,其中加入了西凉乐龟兹乐的元素,外化人物情感,烘托舞台气氛,表现生命的复杂与艰难。声音效果方面,则着重于戏剧风格感觉的营造,追求音效的音乐化,隐藏在戏的后面,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受到音乐音效与剧情融为一体的自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