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北京影院放映了6部曾获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文艺大片,其中不乏莎朗·斯通、梅丽尔·斯特里普、罗贝尔托·贝尼尼等超级明星,但仍遭遇票房寒流,奥斯卡的金字招牌也头一次受到了国内观众的质疑,看来靠金字招牌吃遍天下难了。无独有偶,北京人艺刚刚历时三月恢复排练的经典名剧《蔡文姬》遭遇了同样的尴尬,未公演前,售票情况就不太如人意,开演前一周才得票款20余万,开演仅一周余,便败象尽显了。

据介绍,《蔡文姬》截至昨日已上演10场,票房收入已经100万了,平均每场10万元。这个数字看似不少,实际离人艺此前的估算还有些距离,按首都剧场的座位和人艺此次定的80-260元的票价,卖满一场应为16万元,如此算来,10万元只是2/3场的量。记者看的首场演出即未满场,前几天又去探营,情况更糟,也就半场观众,看着空空的座位,心中也颇不是滋味。话剧行里几乎人人皆知,只要是人艺的戏,没有不赚钱的,只要是人艺的戏,绝对有人看。这次《蔡文姬》的难堪场面使人们对人艺这块金字招牌是否灵验产生了疑问。因何《蔡文姬》露出兵败滑铁卢的迹象呢?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首先这个剧在此时上演不占天时,难有人和。《蔡文姬》是郭沫若的作品,全剧洋溢着浪漫主义诗剧的色彩,语言优美,1959年首演时轰动异常,它也是焦菊隐话剧民族化道路的又一个代表作,它的表演方式、舞台设计、诗情画意在当时都十分"前卫",与众不同,加上朱琳、蓝天野、苏民、刁光覃等大师的精彩表演,成为精品,之后两次重排并被拍成电影,可以说,它是新中国话剧的又一个里程碑。但全剧长达五幕近3个小时,时间太长,这倒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全剧结构稍平,并无太大戏剧冲突,它要讲的事在第一幕就讲完了,在匈奴呆了十几年的蔡文姬就要随贾丞相的使节回归故里了,前三幕又把回归路上及回归后的一系列事讲完了,后两幕则是完全的重复,这样的结构显然不适应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与审美情趣和欣赏口味了,自然吊不起人们的胃口。"先天不足"是《蔡文姬》"失宠"的首要原因。

其次,表演方式的不应性。打出恢复排练大旗号的《蔡文姬》开始便声称是"克隆",从舞美、服装、表演上都按老样子来,只有音乐是全新创作的,虽然实际情况多少有些变化,但"拿腔拿调"的台词对于今天的观众无疑是一种折磨,还有早已消失多年的拉幕闭幕,幕间休息使本来就长而重复的戏更难以忍受了。尽管表演方式让人不适应,但演员的表演却无可厚非,假使再没有徐帆、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等的加盟,恐更难成事了。

第三,票价偏高,80、140、200、260元的四档票价让观众实难选择,每档之间差距颇大,80元的票只有二三十张,接下来就是140元了,这对于普通观众未免过高。记得去年人艺演《日出》时,最高票价也就160元。或许就是去年、前年人艺的形势一派大好,一年挣了2000万,有些头脑发热,体会到金字招牌的好处,认为市场是可以不用考虑也不必太多考虑的。殊不知,虽有金招牌在,但没有好货、真货,观众照样不买账。

当然,也有观众认为话剧看的是表演,管他什么样的戏呢,现在选择多了,口味变了,哪种形式都不例外地要适应市场需求,老字号名声在外,却不能倚老卖老,货真价实又合大众口味才能使老字号永葆青春。做戏更是如此。( 北京青年报 卢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