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剧场戏曲日渐兴旺于北京、上海等地。小剧场戏曲以其传统的根基、先锋的姿态及其在青年人群中的市场号召力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如何看待小剧场戏曲的兴起及发展现状,将已有探索实验的成果与传统戏曲艺术真正融合成为有机整体,寻求传统戏曲舞台艺术现代转化的更多可能性,成为当前戏曲评论界讨论小剧院戏曲发展命运的焦点。近日,在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小剧场戏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小剧场戏曲这一北京地区戏剧界热点和前沿话题展开交流研讨,梳理了近年来北京小剧场戏曲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有别于传统戏曲舞台形态的艺术特性,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建议。
关于改编
只考虑人物不考虑时代作品缺少逻辑性
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馗说,明代的南杂剧《男王后》,对于人们的文化观念冲击度极高,当时演传奇剧的一批戏剧人已经在探索更超前的南杂剧,这就是当时的小剧场。而今天,小剧场戏曲作为一个新兴的门类,目前暂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标准,但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小剧场戏曲,而他们看到的、欣赏到的作品也是他们的同龄人创编、演出的。
与会专家指出,近些年,北京小剧场戏曲一直在缓慢发展,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戏曲难度比较大,戏曲资源更传统,当前的市场培育对于戏曲来说并不够,有些小剧场戏曲的实践依旧固守了传统,忽略了青春气质。北京评协副主席兼戏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解玺璋认为,有些小剧场戏曲变成了传统折子戏的整理改编。很多剧本涉及了不同时代的同一题材,创编的戏曲故事只是简单说教,了然无趣,观众看得没兴趣,自然不爱看,这样也就很难拥有市场。当然,除了那些带有目的性的创作作品外,小剧场戏曲改编的作品也比较多,从老戏中借鉴、改编是很好的途径,但现在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很多编剧对原著中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生活的环境缺少具体的了解,这个人既然生活在了一个特定的时代,那么那个时代就一定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而这样的影响恰恰是导致人行为、言语的前提,但如今,很多改编只看人物,不考虑时代,这就让人物的思维方式变得很奇怪,切忌把我们今天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剧中的人物。每个人的行为规范、一些风俗习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包括内心活动甚至是想法,应该给他提供一个支持这个行动的依据。人的行为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和当时的环境融为一体,改动一点大家可能会觉得缺少逻辑性,新的改编作品很多都缺少逻辑性,大家会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关于演出
没有平台多少美好蓝图与计划都没有用
说到戏就缺不了人,但戏曲人才具有特殊性,不容易散养,不能随时在社会上、体制内外自由地生活、生存、创作。研讨会上,北京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杨乾武说,过去的戏班对于发展艺术是有利的,过去却是回不去的,但改变现状并不难,就是要有动力,就是要让每个人觉得我不去努力就活不好。但是现在有些院团,只排戏不演戏,不挣钱却照样可以拿钱,这样的现状让主创人员很难有动力去创新。小剧场戏曲的意义跟小剧场话剧本质上是一样的,学术上的意义和价值都是一样的。话剧的小剧场靠的是民间的力量,每年都在培养年轻人才,哪怕这些人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努力,终究小剧场话剧每年总是有力量在逐渐进步的。这些年院团也在培养人才,但如果没有实践机会,多少美好的蓝图、计划都没有用,要有一个平台,让年轻人能在这上面展示才华,检验水准,特别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才能出真东西。所以,只有演出是真正的动力和龙头,有了演出编剧才会写,导演才会导,演员才会加入。如果没有演出市场,北京小剧场戏曲作为文化的形态都难以成立。专家们建议,不如就专门成立一个小剧场,365天演出戏曲,必须要长年有演出才能称得上北京小剧场戏曲。当代剧场是包容中西方的,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得出来,中国戏曲进入当代剧场的范畴现在还不够,很多大剧场的戏曲弄的像歌舞音乐剧也是不够的,这个可以实践,不能过早地用框框限制,需要大量的实践演出。
杨乾武最后表示,我们也看到小剧场戏曲正在往好的方面去发展,戏曲的手段在拓展,戏曲的观念在更新。北京小剧场戏曲实际是为了更好地盘活传统、接续传统、延展传统,延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突破。(记者 荀觅)
(摘自 《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