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高焉,地之古焉,惟陕之北。”陕西被称为中国“文学重镇”,陕西文学在全国文坛有着令人瞩目的骄人成就。柳青,一个谈及“文学陕军”话题时无法绕过、并永远铭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铮铮名字,一个为新生的共和国创作了长篇小说《创业史》的作家,一个以描写新时代农民命运为使命的思考者,一个为深入生活不惜摘去官帽深扎农村几十年的“愚人”,在今天,成为了话剧舞台上的主角。西安话剧院携话剧《柳青》来到上海,参演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5月25、26日,话剧《柳青》将在上海外高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5月24日,该剧主创举行“媒体开放日”,就该剧创作与记者交流。

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艺术家、党员干部、农民,这三种身份在柳青的身上完美地结合了,他时刻把干部、公民和艺术家巨大的诗情溶解在一起,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份情怀和担当,具有跨时代的特质,这既是文艺工作者需要代代传承的使命,也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诚解答。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内心始终燃烧着对文学艺术的不灭火焰,涌动着激荡澎湃的水流,在其生的文学活动中,即使创作巴掌大一片东西,他也尽力用他独特的丰厚的、装满生活容量的艺术刻刀精心雕镂。

为了创作一部新作,用文学记录中国的山乡巨变,他脱去自己的西装革履,生活在皇甫村14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最珍贵的是,他始终把党的干部身份放在第一位,坚定地扛起了基层干部职责,亲身参与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呕心沥血为乡亲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干部们工作中遇到难处,就聚到那里找柳青给出主意;庄稼人遇到愁心事,总爱蹲着跟柳青掏心地谈上一阵;他不仅关心隔壁邻居家养的鸡下软壳壳蛋的问题,还身体力行地研究牲口饲养方法,编了个《耕畜饲养管理三字经》……皇甫村人的快乐就是他的快乐,皇甫村人的苦难就是他的苦难。他真正地把人民在心里,是人民的知心朋友。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创业史》中那么逼真地再现如此复杂多端的生活。

话剧《柳青》真实再现了柳青为了创作《创业史》,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条件,并辞去县委副书记职务,举家搬迁到长安县皇甫村,扎根14年的历程,是全面展现作家与人民的关系、作家与文学的关系,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倾情用心之作。

在话剧《柳青》创作之初,如何写好柳青的三重身份,让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融为一体,是摆在西安话剧院面前的大难题,不少专家直指西安话剧院“是在啃艺术的硬骨头”。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西安话剧院举行数十次专家研讨会,携主创团队来回往返于北京、西安、长安县皇甫村之间,数次拜访柳青长女刘可风女士,向她取经,无数个日日夜夜,剧院灯火通明……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话剧《柳青》甫一问世,便散发出动人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光芒。在话剧《柳青》中,《创业史》里的人物和故事与皇甫村里的人物和故事、作家柳青与舞台形象柳青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叙述方式的创新形成了强大的戏剧张力。通过从艺术形象回溯生活原型这样高明的叙述手段,话剧《柳青》让小说中的人物走到柳青身边,让话剧和小说这两个文本取得精神上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艺术匠心,有时甚至以生活流的状态呈现出来,令整部话剧既有生活的质感,又充满了艺术加工的“肌理感”。

近一年来,话剧《柳青》就像柳青那样,走进人民群众,开展了整整60场演出,收获了观众一致好评。2019年3月15日至4月30日,话剧《柳青》进行了首轮全国巡演,历时47天,跨越5000公里,历经北京、邯郸、保定、天津、济南、南京、宁波等7座巡演城市,取得了较大社会反响,把“像柳青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的精神和力量带给了所有观众。

在北京,话剧《柳青》首场就是在中央党校,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柳青是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光辉典范。觉政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才能永葆忠诚、为民、担当、干净的共产党员本色。中央党校专场演出取得的极大反响,让北京全城掀起了“看《柳青》,学柳青”的热潮,朝阳区特意要求加演京组工系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组稿,热情刊登基层干部对《柳青》的观后感。

在全国巡演的路途中,话剧《柳青》始终坚持卓越的创作品质,始终坚持向观众呈现高品质、高水准的演出,边演边改,编剧修改剧本6次,导演调整7次。

该剧制作人任雪迎说,《柳青》在各地受到的热烈欢迎,证明了这不仅仅是柳青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是我们每一个人把大写的“人”字写到魂里头、与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选择。

“中国艺术节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此次,话剧《柳青》作为陕西省唯一一部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作品,西安话剧院全院上下无不珍惜重视。结束首轮全国巡演后,话剧《柳青》即刻进入备战阶段,开启封闭式排练,将舞台技术、服化道以及表演进行了全面的提升和打磨,逐项工作细针密缕,每天在排练场都能看见导演在指导,”任雪迎说,演职人员逐场次严密抠戏,就是为了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呈现一场好戏献给观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