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话剧版《一句顶一万句》首演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剧将于4月20日至22日在国家大剧院进行首演,随后进行全球巡演。而在郑州的演出初步定于2018年下半年。在发布会现场,刘震云动情地表示,“《一句顶一万句》是一定要回河南演出的,如果有条件,我还希望回延津演,回到我们村去演!”
刘震云是从河南走出的作家,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自1987年起,刘震云连续发表了《官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经典小说,引起强烈反响,他的小说也成为各种影视作品的蓝本,《甲方乙方》、《手机》、《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等作品都被搬上银幕,获得良好反响。《一句顶一万句》出版于2009年,中文版销量突破180万册,已被译为20多种语言,曾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长篇小说最佳奖、《当代》长篇小说论坛最佳奖,并曾位列中国小说学会年会榜单第一名,是一部既经典又畅销的文学作品。小说分为《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两部分,上部讲述的是在20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杨百顺为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不得不走出延津;下部则记述了杨百顺养女巧玲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走向延津的故事。一去一来,延宕百年。
2016年,《一句顶一万句》被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获得良好的口碑。谈到话剧版《一句顶一万句》的风格,刘震云表示,“话剧是与小说、电影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次改编的方向、形式和小说之间的互动都不同。”导演牟森介绍,在改编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容量,原作中有一百多个人物,时间跨度也很大,“如何将《一句顶一万句》的主题浓缩在三个小时的话剧中,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牟森曾被称为是“中国先锋戏剧人中走得最远的一个”,1987年,他排演了尤涅斯库的《犀牛》,为中国实验戏剧迈出了第一步;1989年,他在《大神布朗》的节目单上留下了一篇名为《蛙实验剧团致观众》的文字,被后来人看作是实验戏剧先驱者的重要宣言之一。
据介绍,话剧版《一句顶一万句》将使用河南方言,其中也不乏豫剧元素,那么其它省份的观众是否接受河南话?牟森认为在不同的地方演出应该把握不同的方言度,“观众的接受度在我们的考虑内,但《一句顶一万句》写的是河南的人和事,用河南话来呈现是最合适的。不过河南话还好,不算难懂。”从目前公开的消息来看,自4月20日至22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后,《一句顶一万句》还将先后在哈尔滨、西安、上海等城市演出,那么什么时候回河南?该剧出品人李羊朵介绍,初步定于今年下半年在郑州演出,具体时间还有待确认。刘震云则表示,《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这块土壤孕育出来的,“我希望它不仅在郑州演,还能在延津演,在我们村上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