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派由范瑞娟创立。范瑞娟师承竺素娥,又私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庆奎、马连良等。她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博采众长,到四十年代中期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流派--范派。范派艺术的特点是:质朴温和,大方热情,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融唱腔与表演于一体,富有阳刚之美。主要代表作有《梁祝》中的梁山伯、《李娃传》中的郑元和、《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白蛇传》中的许仙、《宝莲灯》中的刘彦昌以及《祥林嫂》中的贺老六等。
范瑞娟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作为[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唱腔中的[弦下腔]规范,又独具一格,成为显示流派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范派唱腔的风格及其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句逗延伸过门。在每句唱腔的尾音上,移用越剧过门继续延伸,这是范派首创的一种句逗行腔方法,不论上下句,均广为采用,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二是长腔富华彩。旋律性强,起伏大,富有华彩,是范派唱腔的又一特点。范瑞娟有意识地吸收京剧老生拖腔婉丽舒展的长处,在组织曲调时,使与花旦腔区别开来,着力追求男性气质。这反映在句首、句间、句尾各种长腔的变化之中。三是首创[弦下腔],善用移宫换调。在范瑞娟唱腔艺术中,[弦下腔]是一个重要的创造。40年代中期,演出《梁祝》,她在琴师周宝才的合作下,在原来的[六字调]基础上,通过吸收京剧[反二黄]的旋律因素,首创了[弦下腔]。范瑞娟对此曲调通过不断加工,完善丰富,遂形成继[尺调腔]之后,又一个具有多种板式变化的越剧基本腔,被广泛采用。这种[弦下腔]具有低沉、悲愤的情绪倾向。
与首创[弦下腔]相就,在越剧唱腔中,宫调转换最自如的要算范派唱腔。范瑞娟掌握了用"1"音不用"低7"音,用"低7"音不用"1"音等移宫创腔的技巧,在唱腔组合中,很自然地转换宫调,从而使曲调具有丰富的调式变化,给人以更多的旋律美感。
范瑞娟的发声,有一种特具的共鸣音色,这与她发声共鸣位置和咬字口型有关。她演唱时常常下唇盖下牙床成"O"形,因而声音显得宽厚、宏亮、豪放,有一种男性气质。为保持这种特点,即使遇上"临青"一类闭口韵的唱词,她都用上"啊"、"呀"等虚字作为衬垫,因而乐音仍给人以一种厚实、豪爽的美感。
范瑞娟咬字咬得正,咬得硬朗。有时,在关键字眼上还带点夸张,把唱词的语气、语调、四声,在与曲调糅合的过程中加以强调,使字音与感情结合得更深,更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所谓点头腔,就行腔间连续出现,仿佛点头似的一种上倚装饰音(也称"打腔")。这是范派唱法中特点比较明显的一种润腔方法,常常具有婉转、缠绵的意味,还有利于展示男性气概。例如:《梁祝》中的"山伯真呆头鹅"以及《梅花魂》中"怎不叫愚兄痛心有关当局"两句,在"山伯真是"的"是"字上,以及"愚兄痛心"的"痛"字上,使用了"有关当局头腔"装饰,从而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范瑞娟的表演,十分注重神态的创造,在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中,往往突出中远望、近看、偷觑、凝视等各种眼法的运用。范瑞娟对一些表演程式、技巧的贯串运用,紧扣人物的个性,并往往借助一系列传统舞蹈语汇,包括许多精彩的身段造型和手指动作,与唱腔相配合,使角色的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得到深刻揭示。
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赞扬范瑞娟的表演艺术:"创造了一种志诚、淳朴,表面看似无灵气,但却精光闪烁,有如浑金璞玉的风采。"这话概括点出了范派表演艺术的重要特色。
范派弟子在观众中较有影响的有丁赛君、陈琦、邵文娟、史济华、张志明、方雪雯、章瑞虹等,他们在艺术上都先后得到范瑞娟的亲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