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科班的兴起,是越剧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页。“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帝反封建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方兴未艾之势在全国展开。这就为越剧女子科班的兴起提供了大环境。受当时的城市戏剧商业化的影响,同时受京剧“髦儿戏”的启发,1923年5月,上海升平歌舞台老板王金水便委托金荣水回到家乡,招收女子学习绍兴文戏,于是,第一副女子科班在嵊县施家岙成立。从此以后,女子越剧科班在嵊县、乃至浙东竞相兴办,蔚然成风。
金荣水(1878—1957),嵊县马塘人。早年师从金水清,呤嗄调唱书的嫡传弟子。他精通各种唱书曲调,熟悉许多“肉子”、“赋子”,小歌班时期跟随班子到处演出,各种行当都能胜任。他创办了第一副女子科班,培养了早期的越剧“三花”——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成为女子越剧的创始人。
1925年春夏之际,施家岙女子科班在嘉兴演出时,与陈素娥所在的男班相遇,于是男女同台串演了一段时间。在串演中,男女宫不协调的矛盾明显暴露出来。在琴师王春荣的配合下,施银花等艺人们大胆地吸收京剧、绍兴大班、武林班等剧种和民歌小调的营养,在男班丝弦正调的基础上,改定基音,摸索出一种新的丝弦过门,并不断改造原有的慢板、中板、快板、十字调和多种速度的清板,增加了嚣班、侧板、哭调等板式,终于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女宫的[四工调],走出了女子声腔发展的第一步。
随着施银花等人在浙江的成功,女子科班的影响日益扩大,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女子科班在浙江大地遍地开花,一时达数十班之多。在1935年前后,女子越剧已经在绍兴、宁波、杭州等城市广泛流行。三十年代末女子越剧开始进入上海,到四十年代,许多越剧班社和著名演员都集中到了上海,上海成为越剧的中心。这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演员:魏素云、李艳芳、王杏花、叶彩金、竺素娥、马樟花、姚水娟、筱丹桂、邢月香、商芳臣、裘大官、周宝奎、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毛佩卿等,同时还有男班培养起来的小白玉梅等。
女子越剧戏班云集上海滩,引起了激烈的竞争。1938年,著名的越剧演员姚水娟意识到必须以剧目为中心来赢得观众,赢得市场。她遂请原《大公报》记者樊篱先生编了《花木兰》、《范蠡与西施》等具有爱国思想的剧目和《蒋老五殉情记》、《啼笑姻缘》等时装新戏,一经演出,深得观众赞赏。这些剧目突破了才子佳人的范围,扩展了越剧的题材,并且首开编剧制,这在越剧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同时,在表演、布景、化妆、服装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姚水娟对越剧的改良,成为越剧改革的先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