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梅葆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于昨日上午11时零4分病逝于协和医院,享年82岁。据悉,梅葆玖追悼会将于5月3日在八宝山举行。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作为惟一梅派传人,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当今京剧界来说举足轻重。梅葆玖的离去,既是梅派艺术的损失,也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
为了梅派京剧艺术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被更多年轻人熟知,梅葆玖曾经给予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极大的支持。梅葆玖曾言“戏以人传”,因此培养弟子成为他承袭梅派的一个方式。他曾坦言,“虽然如今我的众多弟子中胡文阁是硕果仅存的男旦,但这是时代使然,我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
在改良新戏方面他也不遗余力,改编自《太真外传》的《大唐贵妃》是梅葆玖自己所认可的京剧改良范本。该剧在原来《太真外传》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方歌剧、交响乐等元素。梅葆玖说:“那是用西洋歌剧的形式来包装传统大戏,唱腔、扮相、念白还是京剧的,只是比原来漂亮。京剧说到底还得姓京,不能姓洋。其实很多的梅派戏都可以用新的舞台手段来展示,像很多人都有微词的LED我并不反对,用现代手段烘托京剧本身我完全能够接受。”
如所有传统行当一样,京剧艺术也正在逐渐走入萎缩。据北京剧协副主席杨乾武介绍:“目前,京剧从票房上看呈下降趋势,专门演出戏剧的场所只有长安大戏院和梅兰芳大戏院,经营并不景气。”梅葆玖的离去不仅让梅派艺术失去掌门人,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京剧艺术后大师时代的思考。当名家一个个离去,传统京剧又该如何吸引年轻人进场呢?
北京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认为,改良与创新是所有传统行当在新时代都要面临的问题,今年4月中旬,由北京风雷京剧团创作的京剧题材舞台剧《网子》在高雄连续演出两场。《网子》采用的是话剧的壳、京剧的魂,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生产创作观念,遵循京剧自身的艺术规律,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巧妙地将戏曲文化与演出叙事融为一体,使其演出不受观众年龄限制,不受戏曲知识限制,不受文化背景限制,从而拥有极为广泛的观众基础,不失为京剧改良的先锋之作,也为京剧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梅派艺术也是梅兰芳在吸取前辈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传承与发展国粹京剧是一件要经历很长时间的事,因此如今京剧的传承与发展同样重要。“在唱念做打上要一字一句地完整传承,但传承不是固守,要找到传统与时代的契合点。年轻人可能对京剧表达的历史背景并不了解,唱腔晦涩难懂,那我们就要尝试改变呈现形式和故事情节,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松岩进一步表示。(卢扬 傅玛丽)
(摘自 《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