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台湾新北市新庄文化艺术中心,现代原创京剧《青衣》正在上演。演出结束,面对台下如潮的掌声,主演李亦洁的眼睛湿润了。“演出前还有些忐忑,担心台湾观众不能接受京剧现代戏,想不到现场反响那么热烈。”李亦洁说,有这样的观众,是一个演员莫大的幸福,她愿意把京剧这件“青衣”穿得久一些、更久一些。

京剧《青衣》是江苏大剧院出品的第一部自制剧,从原著毕飞宇、主演李亦洁、编剧杨蓉、作曲吴小平、配器王啸冰到制作团队大多为江苏人,也让这部原创京剧现代戏充满“江苏元素”。李亦洁在戏中塑造“戏痴”筱燕秋,月宫中凌云而舞的嫦娥、舞台上光彩照人的青衣、现实生活中面临家庭事业两难选择的中年女演员,都在筱燕秋身上融为一体。

当晚,新庄文化艺术中心座无虚席。2小时10分钟的演出,没有一个观众中途离场,谢幕时久久不愿离去的观众,都汇成发自肺腑的一句话:“这台戏实在太棒了!”

台北市前副市长李永萍边看边流眼泪,她现在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今天看到的《青衣》是我20多年看到的大陆新编京剧里最好看的戏,并不是说这是最大的制作或者是投资最大、舞台最美,而是它非常成功地用京剧艺术处理了一个当代题材,又把京剧的艺术之美以及艺术家追求的极致精神精准地表达出来,让观众在剧院观看时能随时连接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方式。女主角李亦洁实在太厉害,不论是她的唱腔还是细致的演出,有些段落唱得观众心都要碎了,这是一个用嫦娥的故事作当代演绎、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恰到好处的现代京剧,堪称完美,祝贺江苏和《青衣》演出团队。”

“今晚,台湾京剧界最重要的人物应该都到现场来了。《青衣》真的非常棒,在这部戏里,我们不但可以看到所有演员的功底,不管是唱腔,还是人物揣摩的细腻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戏里,我们可以看到很丰富、很多层次的人性的刻画。”台湾戏曲学院陈碧涵博士对京剧有很深的研究,对两岸京剧艺术的探索与交流充满期待。她说,“京剧是中华文化最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在传承过程中,也要糅合当代精神。台湾在京剧的传承创新上也做了不少功课,今天的演出是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新编剧本,同样的是两岸演员对文化的热忱都投入到舞台表演。今后两岸文化应该多多交流、合作、碰撞,互相启发!”

坐在记者邻座的台湾开平社区许敏美女士说,《青衣》是传统的唱腔,现代的故事,用两个时空的交错来演绎一个演员内心的挣扎,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都非常棒。70多岁的她承认,“一开始还觉得演员没穿古装,京剧的一些程式很难去表现,但自己很快就进入剧情,和戏中角色一起悲欢。”她说,用京剧来表现现代题材,是一种很大胆的挑战,同时又是最值得尊敬的传承,让更多年轻人对戏曲产生亲近感,吸引他们走进剧场,走近传统戏曲。

对此,《青衣》制作人王远很欣慰,“我们排演《青衣》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这样,我们的国粹才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戏曲观众的老龄化一直是两岸业内人士忧虑的一个话题,古老的戏曲如何走近年轻一代,也是两岸戏曲界一直在努力和探索的课题。台湾戏曲学院的一位教授说,“这部戏中的男女主角甚至每一个小角色,都不是程式化演绎,而是有非常丰富的情感投入,每一个小角色都有戏,这样的京剧现代戏非常打动年轻人的心。这次,我让我的学生们都来看这部戏,就想听听他们的反馈。”

“80后”台北市民谢佳佳对记者说,自己平时很少看戏,本来是想来剧院接受下传统艺术熏陶的,没想到自己被深深打动了,“这样的新编戏离现代生活更近,更平易近人,它不是坐在观众席上远远地欣赏古代的才子佳人,而是能在戏中品嚼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当晚的演出,全场最感动的一个人应该是主演李亦洁。舞台上,“筱燕秋”向扮演嫦娥的春兰那令人心碎的一跪,感动了所有观众,那一刻,李亦洁的眼里噙满泪水,那也是她对艺术的跪拜,对支持、热爱戏曲的观众的跪拜。开演以来的10场演出,每场都有修改、有调整,李亦洁说自己也有筱燕秋身上的“一根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特聘教授、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专门赶到后台祝贺李亦洁,她惊奇地说,“你的《西施归越》《天女散花》我都看过,今天的《青衣》最感人,希望今后我们能有机会合作一部戏,让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京剧艺术感染打动更多的两岸观众。”

本报记者 薛颖旦

配图:许 宁摄

京剧《青衣》

京剧《青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