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两点,天津大剧院将上演元声京戏坊以“忠孝节义“为主题的第二场演出——京剧《杨家将》。
京剧《杨家将》的故事取材于广为流传的杨家将故事,但情节与《杨家将演义》又有所不同,是一出脍炙人口的骨子老戏。这出由杨宝森先生创排并首演的“新老戏”。当时,根据挑班形势的需要,单唱一些折子戏或对儿戏是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的。杨宝森先生的勤学善思为业内公认,他参考了富连成科班的《潘杨恨史》,采取移花接木手法将两出硬折子戏《李陵碑》和《清官册》穿插在一起,前边挂上传统的《金沙滩》,后边连演《审潘洪》,使这出《杨家将》既有人物,又有完整的剧情,还有独特风格的唱腔,内容连贯、久演不衰,并逐渐成为杨派老生代表剧目“杨失伍”之首。此后,众多流派纷纷上演此剧,其创作成功可见一斑。老生演员按惯例要前扮杨继业、后饰寇准,即所谓“一赶二”,剧中诸多唱段已成为京剧老生唱腔经典范本。
《李陵碑》又名《托兆·碰碑》,老生演员扮演年迈苍苍、忠心为国的老令公杨继业。作为一位为国尽忠一生的老人,在身处死境时,老令公面对的却是朝廷的背叛与抛弃、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儿子的死亡与失散,他的悲、愤、哀、伤、痛都到了极点。无比苍凉、悲愤、哀痛与无奈的英雄末路感,这正是“碰碑”一折里,老令公杨继业给我们的感觉。这里的主要唱段是一段“导板-回龙-原板”的“金乌坠玉兔升黄昏时候”和经典的反二黄“叹杨家秉忠心大宋扶保”,碰碑时的“僵身”如何摔的干净巧妙也看点十足。
《清官册》又名《调寇·审潘》,老生演员饰演“基层官员”——霞谷县令寇准。奉旨进京,本是一个简单的过场,与主要情节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但原作者却从接到调令、嘱咐夫人、途中无心赏景、驿馆彻夜无眠等多个角度,准确刻画出寇准由惊疑不定到坦然自信的心理变化过程。“有才不在官大小,无才枉受爵禄恩”,正因他坦荡的胸怀、强烈的自信和傲岸的气度才在审案的过程中不偏不倚,做出了公正的审判。这里主要听寇准进京前与夫人的对唱“接过了夫人酒一樽”和馆驿中彻夜难眠、独自沉吟的“叹五更”——“一轮明月早东升”。后面审案时,大段慷慨激昂的念白也很吃功夫。常言说“千斤念白四两唱”,想把念白念好了也十分不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