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始终是京剧艺术的丰富矿藏,然而一出好戏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复述上,它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又从不斤斤计较于某些细节,而是把深刻的立意化为感人的形象,这便是京剧的魅力。无论是表现三国题材的《群英会》,还是表现明朝宫廷斗争的《二进宫》,甚至是表现杨家将那么悲壮故事的《两狼山》《四郎探母》《杨门女将》等等,我们都没有感到多么刻意的沉重和崇高,而是平平常常甚至有点家长里短中却蕴含着的学问,这就是中国戏曲的审美精神。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戏曲也变得“洋”范儿了,当然京剧还好些,因为你想变它,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近些年来,在一些新编原创的剧目中,常常为了样式的新颖,在布景、服饰特别是场面处理上把握失度,要么是场面铺排过多淹没了表演的魅力,要么是舞台处理过于前卫削弱了京剧本身的艺术特色。京剧的审美结构不是说重构就能重构的,天津京剧院近些年来的创作如《华子良》《香莲案》《洛阳宫》以及近作《康熙大帝》在这方面的把握还是提供了不少成功经验的。或许有人认为,说一出京剧是“地道的京剧”,这评价也太一般了吧?其实与那些创作中的浮躁之举相比,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更吃功夫的一种创造。

除了保留地道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一出戏要有“角儿”还要有“玩意儿”,但有了“角儿”和“玩意儿”并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出好戏,还要看这“角儿”和“玩意儿”能否有意味。看大师们的表演,他们的唱念做打本身就是剧情、就是人物、就是世态人情,就充满了审美的意蕴。且不说老先生们演出的经典剧目下的那些功夫,单说王平自己的《华子良》等作品能有如今的演出效果,就不知磨合了多少年。作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文武老生王平在《康熙大帝》中充分发挥了唱念做打的优势,在合适的支点上安排了精彩的技巧,其他青年演员的表演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一出戏有了“角儿”就有了精气神,一出戏有了“玩意儿”就有了点睛之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