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曾提到京剧流派始于一百年前,三十年后,达到鼎盛时期。生行,有言、谭、马、奚、麒、唐(韵笙)、高(庆奎)等;旦行是梅、尚、程、荀、筱(翠花)诸家;净行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三分天下;武生行有杨(小楼)派,俞(振庭)派和盖(叫天)派。杨派首创“武戏文唱”,俞派以剽悍,凶猛,如疾风暴雨的武打见长,盖派擅演短打戏,有活武松之称。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传人(弟子和私淑者),及“粉丝”。京剧成为全国剧团最多,受众最多,影响力最深远的剧种,与流派纷呈有极大关系。
然而物极必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京剧已逐渐式微。建国后仅有张君秋,裘盛戎,杨宝森三家有较多的继承人“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名存实亡。此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诸家流派的传人逐渐衰老,无论唱做,都力不从心。何况不少人,本来就没有多少机会见到“真佛”,因而各派的青年演员接受的技艺,早已面目全非。据前人说这种现象在一百年前就出现了。不少花脸名家曾拜过黄润甫(老黄三),受到的指点,只是点到而已。郝、侯完全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了二度创作,才获得观众的喜爱。那些学习李多奎先生,而且被公认为得其真传的唱法,实在是李老晚年嗓音已经大不如前,但还能演出,还受观众的欢迎,卖的是名,而非实。听听李老中年的唱片就知道,李老的嗓子是何等高亢,脆亮,绝非声嘶力竭的吼(或嚎)。
胡文阁比李玉刚早十几年就既能唱歌,又能演戏。可是他为啥没有后来的李玉刚那样红的发紫?原因之一是他唱戏完全按照传统,从唱腔,表演,到服装,都亦步亦趋,年轻人无法接受。唱歌又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老戏迷无法接受。而李玉刚演《贵妃醉酒》,从唱腔,动作,到服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老戏迷认为他是胡来,没能得到梅葆玖的认可,可是年轻人欢迎(特别是女人),海外观众欢迎,据说海外的梅家后人(他们对京剧几乎一窍不通)却承认他是“梅派”,可谓“出口转内销”的新版本。
薛亚萍说张君秋先生的发音跟美声唱法几乎一模一样,而她的发声,却大大的夸大了张先生的“枣核音”(开口声轻柔,中间加重,尾声又逐渐轻柔)的中间加重部分,显得声音拙且刺耳,某些观众依然认为她是张派正宗。言兴朋继承言派,在《卧龙吊孝》,《上天台》,《让徐州》等剧目得到好评之后,更在与尚长荣合作的《曹操与杨修》得到极高评价之后,为改进京剧的发声儿赴美研修数年,回国后的演出却遭到几乎一致的否定,认为他不是“言派”,结果是言兴朋铩羽归美。仔细想想难道只有用假声唱,才算言派么?
一次在长安大戏院上午听票友们的演唱。一位票友唱梅派名剧《西施》里的名段。嗓子确实不错,可是他不了解这一唱段的内涵,因而就谈不上神韵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的观众几乎是句句报以热烈的掌声。梅派的中和之美荡然无存,还谈什么流派的传承呢?
流派的传承不可能一成不变近乎“克隆”的一模一样。怎样继承,又如何找到适合自身条件而加以改变,是演员和观众都应该好好琢磨琢磨的,否则将不堪设想。
本贴由友三2014年4月3日14:15: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