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传统戏曲遭受冷遇,上座不佳。有些人说:是由于当前各种艺术形式比以往多许多,分散了观众,不像早年是戏曲的家天下。乍听起来,觉得有理;仔细想想,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说其他艺术把观众争夺了去,但是,从北京的现状看,很多时候,只有话剧在首都剧场演出外,大部分时间不见歌、舞等登台,这就谈不到争观众了。如说电视争了观众,可电视上的戏曲频道,不是每户都能收看得到的,而且这个频道并非每晚播京剧,所播的,也并非使观众感到新颖的内容。其他频道播出的电视剧,有些并不能吸引京剧和戏曲爱好者,常听一些人说:“这几天电视里没有可看的。”所以,电视把观众争去的说法也不现实。找张"文革"前的《北京日报》,便能从占大半个版面上看到:那时北京有40多个剧场,40多个剧团同时演出。京剧、评剧、柳子、曲剧、曲艺,以及话剧、歌舞争奇斗艳。从京剧就常是几大须生、几大名旦、几大武生各自演出拿手戏。大多数演员每晚演出,戏多少天不重样。每个戏曲演出团演出的戏,也很少相同的。那时候从没有谁把别人的观众争去,以致自己这儿不上座之说。因此原因还得从戏曲本身来找:主要是演出剧目贫乏和演员功力不够;票价过高,也把观众拒之门外。
北京,近些年演出京剧的正式剧场,只有长安、人民、市工人俱乐部三家。另有前门饭店梨园剧场和湖广会馆两家小型的演出场地。以接待外宾为主。三家正式剧场,只有长安每晚有戏;两家小型的,每晚只演一个小时多些,而且全是小折子戏。从这五家的演出内容看,都无非是《三岔口》、《拾玉镯》、《天女散花》和“猴戏”等十来出。至于长安戏院演出的新编大戏,则多是从首场便使许多人不感兴趣,犹如昙花,一现而已。目前演出质量,也没法和从前的相比。有些人指摘:“传统戏节奏太慢,让人坐不住!”实则坐不住的原因,并非出在节奏上,而是出在质量上。一曲好唱段,一句好唱腔;一个精彩的武功技巧,一番快捷稳准的出手。观众愿意多延长些时候,以求过足瘾,不会有厌烦感。
程砚秋的唱腔和水袖,李万春的“起霸”,关肃霜的“靠旗出手”,都有这种魅力。即使当前看“程派”得力继承人张火丁的《春闺梦》,也都希望她的唱和身段多些。如果演员功力不够,新观众就会认为这些是多余的,浪费时间;老观众则有坐不住之感了。
由此,愚以为真正想改变受冷遇的现状,必须从这两方面解决。至于票价,必须符合观众的承受能力。“文革”前,看一次名角的好戏,一般是一元或一元二角,相当一斤半猪肉或五、六斤面粉;如今,最低票价即使按30元计算,也相当6斤猪肉,或者30斤面粉。若以200元和800元的天价计算,那就得合40到160斤猪肉,或者200到800斤面粉了。800斤面,够一个人吃两年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