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自形成以后,曾经有过几度的黄金时期,涌现出几代京剧大家,拥有广大的观众群。但由于十年“文革”的摧残,客观上生存环境的变化,京剧在20世纪后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艺术传承出现了危机。

在这种情势下,为了振兴京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保证京剧的继承和健康发展,80年代在天津先后启动了两项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京剧音配像”和“百日集训”。

“京剧音配像”工程,是针对“文革”后的演员、剧目、观众的“三断档”现象,前辈大师、艺术家创造的经典艺术濒临失传,为了让京剧艺术精华得以存留和传承,由李瑞环同志创意、策划和指挥的抢救性工程。选择前人当年演唱的录音,组织亲传弟子或后人配像,力求原模原样、原汁原味,这一前所未有的崭新创意,为传统的复制、再现,开创了一条可行之路。工程从1985年开始,2006年底告竣,历经21年,涉及单位70多个,参加人员三万余人次,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难度之高、成果之丰,在京剧乃至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

正如李瑞环同志在总结中指出的,音配像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就是为后人留下了一套完整的高水平的珍贵资料。音配像录制的460出经典和优秀剧目,囊括了1905年到20世纪末的115位艺术家的代表剧目,有效地抢救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京剧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学习与传承提供了范本和依据,为群众提供了声像并茂、高品位的欣赏剧目,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普及。音配像为京剧留下了继承之本、流传之源,随着岁月的推移,它的价值将越来越珍贵,越来越无可替代,铸就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伟业。

“百日集训”,是为了具体落实“先继承后发展,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振兴京剧思路,于1986年6月至9月间,在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进行的一项培养尖子人才的育才工程。“集训”请名师、学经典,高标准、严要求,将学、排剧目与演员培养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弥补和强化演员的基本功,进而分路归派,不仅继承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而且为青年演员的成长确立了厚实的基础。“百日集训”一举推出了10台20余出文武并重、流派纷呈的优秀剧目,唱响了大江南北,海内外好评如潮,称赞“从这个年轻的剧团身上看到了国剧之希望”。而“百日集训”所创立的崭新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为京剧界乃至全国各地文艺院团效仿和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