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系列演出迎来第二季“原创之魂”,《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情殇钟楼》和《红梅阁》将于5月26日起陆续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京剧传承中,戏与人的关系特别密切。虽然上海京剧院常遇到演员青黄不接的“断代”困境,但原创活力始终处于萌动欲发状态,原创剧目的编排演“水长流”、“不断线”。
“传戏”更要“传道”
上世纪80年代,由尚长荣、言兴朋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京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如今尚长荣已七十多岁,而上京的青年演员大多二三十岁,人们不禁担心,《曹操与杨修》还能演多久,经典能否传承?
《曹操与杨修》中,尚长荣是用京剧的方式塑造一个性格化的人物,这也是这出戏的价值所在。很多人担心,这出戏离了尚长荣怎么办?如果没人接替他,这出戏的价值会不会丢失?尚长荣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准备,去年5月23日,青春版《曹操与杨修》正式建组。以杨东虎、董洪松、陈圣杰、高红梅、王维佳等为主创班底的青年演员,在尚长荣的指导下,接过经典版接力棒。尚长荣笑着说,“我常问他们能不能超越过去的版本,他们说不能,我说肯定能!”
上京院长单跃进介绍,青春版《曹操与杨修》一年排练时间里,前10个月是“不落地”的。一般学戏都是到地毯上,老师比划,学生“刻模子”。尚长荣却不到排练场去,他把这些年轻人召集起来,在会议室里面聊。聊什么?剧本、人物性格、唱腔、舞台上的方方面面……尚长荣会把某一个特定情境下,曹操是什么样的心情,杨修是什么样的心情,一点点地分析给演员们听。“他实际上是在‘传道’,传的是京剧演员塑造人物之道。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让青年演员接上班,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艺术观念和艺术悟性。如果只是传戏,那这个戏学会了,换一个环境就不会了。尚老师教的是方法,教他们用这种方法再塑造其他人物。”
舞美设计传承经典
《盘丝洞》全称《孙悟空大战盘丝洞》是一出富有海派特色的大型京剧武戏。该剧融合了魔术、杂技、现代歌舞、电声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及一些现代高科技手段。
《盘丝洞》对舞台技术要求很高。如蜘蛛精施法钻入女儿国国王躯体时,要在舞台上表现出女儿国国王灵魂出窍的情景。女儿国国王的帽子上有个装置,一缕青烟会从帽子里冒出来,蜘蛛精瞬间从舞台消失了。“要表达这样的情景,这缕青烟很重要。之前演出,他们在技术上不够完美。现在都是年轻人在做舞美,我跟大家说,这个技术上的不完美就是你在丢失剧院的传统。尽管技术不是表演,但对人物塑造、推动剧情起着重要作用。”单跃进认为,这其实也是经典传承问题,很多技术不能就此流失。
《盘丝洞》由于要去香港做海派戏剧文化展演,此次“原创之魂”演出季中没有推出。青春版《曹操与杨修》的舞台设计同样采用原本的经典设计。上京也注重对青年舞美人才梯队的培养,如郑加杰之前跟随薛殿杰学习,作为助理参与《成败萧何》的舞美设计;而在《春秋二胥》里,他挑起大梁独立设计舞台。
呼唤年轻京剧指挥
《情殇钟楼》是根据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改编的,是一出“跨文化戏剧”作品。该剧由上京当家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担任主演。
当年,梅兰芳大师曾对弟子言慧珠说:“你演《巴黎圣母院》最合适了”。遗憾的是,言慧珠最终没有机缘完成梅先生的梦想。史依弘作为梅派传承者,具有很强的角色塑造能力,对此很有兴趣。“史依弘的气质、条件都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可以说这部戏就是给她量身打造的。”单跃进说,京剧是以演员为最终呈现载体的,格外强调“角”的艺术,为演员“量身”度“戏”,也体现了剧院的原创能力。
把西方经典名著搬上京剧舞台压力很大,最终,这个任务落在曾写了京剧版《王子复仇记》的上京青年编剧冯钢身上。除了《情殇钟楼》,冯钢还有《春秋二胥》等原创京剧作品,尽管不是非常完美,但看得到逐步成熟的过程。不仅是编剧,舞台设计、作曲都启用了新鲜血液,单跃进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这次“原创之魂”演出季启用的指挥家年龄层颇大。
“我们的指挥家已经70多岁了,实力雄厚,担心的是年轻一代没有跟上。”单跃进说,京剧指挥与一般音乐指挥不同,京剧是有拖腔的,靠与胡琴之间的默契配合。目前高校里没有专门的戏曲指挥专业,而一般指挥系的人出来往往适应不了京剧指挥。“培养京剧指挥,实践第一。目前,我们的演员、编剧、舞美都年轻化了,可年轻的京剧指挥家在哪里?”
(解放日报记者 钟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