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北京京剧院的排练厅中正在排练《失空斩》,武生红生演员李孟嘉辛苦忙碌着。而这次他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舞台监督,负责给大伙儿排戏。

与排练厅中的热闹相反——老旧的藤椅、仿古的茶具、蛐蛐的轻鸣,一进李孟嘉的家门,你立刻会感到一种在北京这座大都市难得的清净。

一动一静,都是李孟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李孟嘉。

会一个活儿不等于会一出戏

舞台监督是李孟嘉最近获得的身份,在同事的建议下,他报了名,通过了剧院的考试,当上了舞台监督。李孟嘉自己也没法完全分辨舞台监督和导演的区别,总之他的任务是负责给大家排戏——“大家”包括主演、配演、龙套、乐队等方方面面。

李孟嘉担任舞台监督是适宜的,世家出身的京剧人对京剧的了解很全面。李孟嘉的祖父就是京剧界鼎鼎大名的红生泰斗李洪春,李孟嘉的三大爷是一代武生红生名宿李玉声。李孟嘉说:“我爷爷曾说过,只会演某出戏中的某个角色,那叫会一个活儿,不叫会这出戏;会一出戏的意思是这出戏里所有角色的唱腔、身段包括乐队全部了然于心。”李孟嘉跟家里人学了《小商河》、《截江》等戏以及许多关公戏,都是按照会一出戏的标准学的。“若非如此,我怕很多戏将来要失传。”李孟嘉说。

说到学戏,生在京剧世家,李孟嘉自己都不记得是几岁起接触到京剧的。当年,李洪春压腿时总是把爱孙抱在腿上,一边练功,一边哄着孙子玩。“家人告诉我,我两岁时就会自己站在竹车里,跟着锣鼓点抬腿了,当时我还不记事呢。”李孟嘉说。

没有人学戏不吃苦,世家子往往因为家里的懂行和期许而比普通学生吃苦更多。李孟嘉11岁时进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工老生。3年悄然而逝,正当李孟嘉的老生学得颇得门径时,他却倒仓了,只得改学武生。这可让家里着了急,其他的学生已经学了3年武生,半路出家的李孟嘉怎么赶得上人家呢?李玉声决定亲自为侄子开蒙武生。时不我待,李孟嘉买了当年大年三十的火车票从北京直奔杭州找三大爷李玉声学戏,这出武生开蒙戏正是李玉声每次搬演都会轰动一时的李家名剧《小商河》。

李孟嘉赶到杭州已经是大年初一了,李玉声让侄子休息了半天,大年初二开始学戏。幸好杭州的冬天不算太冷,李玉声就在家楼下素身说戏,只用了一天半就说完了《小商河》全部的身段;而后又花了一天让李孟嘉穿厚底、拿马鞭走身段;第三天就开始扎靠练习了,李玉声亲自上阵,陪侄子练快枪。过了一个多月,李孟嘉终于把《小商河》学到李玉声大体满意的程度,才终于放了半天假,有机会看了看西湖。

几乎无休息的练功是李孟嘉生活的常态,只有点滴积累让自己的功力深厚,给别人排戏才能游刃有余。2012年,李孟嘉曾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先演《小商河》,再与李玉声合作演出《走麦城》,李孟嘉说:“《走麦城》前后共40多人上场,他们的戏都是我说的。”成功经验在前,李孟嘉做舞台监督,再合适不过。

武戏的处境比文戏更艰难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不是京剧最好的时代,在李孟嘉看来,武戏的处境比文戏还要艰难。“让人眼睛看到觉得美,比让人耳朵听到觉得动听难很多。”李孟嘉说,“拿文戏来说,即便演员唱得不够完美,声腔本身的优美也会让观众感到可以接受;但是演武戏如果演员举手投足不好看,那就完全没法看了。”武戏不仅对演员的要求高,对观众的要求也高——观众必须对京剧的程式、身段较为熟悉,才能在台词提示较少的前提下看懂武戏。久而久之,京剧市场上出现了武戏不如文戏叫座的情况。也正因此,剧院对武戏的重视和投入普遍不如文戏多,深爱武戏的李孟嘉日日练功,却较少有机会登台。

李孟嘉深信,机会不能光靠等待,更要靠自己创造。

李孟嘉放下京剧世家子弟的身段,上下求索,曾与北京某文化馆取得联系,加入在那里演出的小班借台唱戏,分文不取,只为积累舞台经验。2007年,经过各方接洽,李孟嘉在上海天蟾舞台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戏码是《小商河》和《古城会》。演《古城会》对李孟嘉来说是件大事,这是李孟嘉从艺以来,第一次正式登台唱关公戏——这机会是他自己打拼出来的。

关公戏是李洪春最为拿手的戏码。李孟嘉身上流淌着红生泰斗的血液,演起关公戏来有板有眼。上海专场演出大获成功,能容纳900余人的剧场卖出了800多张票。谢幕时,许多观众到台口问李孟嘉什么时候还来上海唱戏,他们还要买票。李孟嘉忆及上海专场,至今颇为欣慰。

为了漂亮的一举手、一投足,为了观众的一声喝彩、一次叫好,李孟嘉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天长日久的思考和坚持让李孟嘉对这门古老艺术有了自己独到的感受和看法。“我觉得京剧最重要的是美感,而追求美感就要注重每一个程式。程式首先是指规范,其次意味着路径,我们必须严守这个规范,按照正确的路径走下去,才能把京剧搞好。不谈程式而空谈塑造人物,是行不通的。”在李孟嘉看来,武生的每一个亮相都要有种雕塑美,而造型千篇一律的雕塑显然不美,所以,李孟嘉非常注意自己在一出戏中,亮不同的相要展现出不同的美感。“拿《闹天宫》为例,青龙是孙悟空遇到的第一个敌人,所以这个亮相应该是最凶的;打赢了青龙以后面对两个武旦,这个亮相就应该稍微柔一点;孙悟空连连战胜,心中越来越有底,所以面对哪吒的时候,只当哪吒是小孩子,不以为意,这个亮相就应该力度更小一点。”李孟嘉说。他从追求京剧的美感、程式出发,极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经验、火候一天天成熟,年华却一天天老去。李孟嘉说:“我20年前开始演《三岔口》,但是现在我没机会演《三岔口》了,因为年纪渐长,15个‘旋子’我走不下来了。功夫随着年纪增长走下坡路,这是任谁也没办法的。”李孟嘉说,做舞台监督也是无奈之下,延续京剧艺术生涯的一个办法。

近一年来,李孟嘉练功的时间少了,陪家人、陪孩子的时间多了。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李孟嘉是欣慰的,是幸福的。“将来我不想让孩子专业搞京剧,因为这行太苦了;但我希望她可以学一点京剧,学一点中国传统艺术,因为这是流淌在李家血液里的东西。”李孟嘉说。(实习记者 罗群)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