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先生被人赞誉为“京剧挚友、票界名家”。他是著名的香港企业家,也是以姜派小生扬名于京剧界的票友。他于1991年在北京组织国际票房,至今已有20余载。他与众多京剧名家合演过很多以小生为主的京剧传统戏,痴心于姜派艺术的传播。今年他已83岁高龄,却仍热衷于京剧艺术。从去年年底,我三次接到国际票房总务、月琴名票袁庆枢先生电约,说钱先生请我于1月6日参加他们的票房活动。尽管时届小雪,二九天寒,但我心中还是感受到钱先生对京剧热爱的融融暖意,高兴的参加了这次活动。

6日下午3时活动开始,钱江先生打头炮,唱了久不见于舞台的《黄鹤楼》中的一段西皮原板、一段摇板和几句快板。真没想到,耄耋高龄的老先生还是那么神完气足。唱得是那么饱满。我想到《黄鹤楼》这出戏,能栓住小生、老生、武生、花脸四个行当的角色,传统相声《黄鹤楼》以此剧为依托,久演不衰。连加拿大人大山都会这段相声,为什么京剧舞台上就没人演这出戏?类似这样的传统名剧还有多少被人遗忘?难道只能在票房里才能听到其中的精彩片段么?

接下来是谭派名票邓元昌先生唱《桑园寄子》的两段二黄“叹兄弟遭不幸”和“见坟台不由人”。我的感觉是,邓先生的谭派戏不但是谭腔,而且是谭韵、谭味。这太难得了,我听他唱的,比某些内行还好。

天津名票、梅葆玖先生弟子张红女士唱了《生死恨》。李少春先生女婿郭富爽唱了失街亭的西皮原板和四记散板。还唱了城楼的一段二六。我惊异于他唱的比10月在剧场演出时嗓子好得多,请教同坐的邓先生。邓先生说,您不知道票友主演一场大戏要费多大的功力,演出时,嗓音受到影响,太正常了。

京剧名家、梅派传人李玉芙女士也参加了这次盛会。她唱了《凤还巢》的散板、西皮导板慢板,还加唱了南梆子。等于把这戏的前半出都唱了。和她聊起1954年第一次看她在北戏校实习演出和张学津演《朱痕记》的往事,不尽慨叹光阴之速,一转眼60年啦!她也属虎,和我同岁,但绝看不出一点老态。真希望能在舞台上再看到她的演出。

接下来是李少春侯玉兰两位的爱女李洪玲女士唱他父亲的代表作《野猪林》“大雪飘”,家学渊源,唱的动人。“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等句,唱得千回百转,深得乃父真谛。

邓元昌夫人樊傲霜女士,是余派坤生。她的一段《打侄上坟》听得举座皆惊,赞好声不绝于耳。又应约唱一段探母见娘。我真实的感受到这对贤伉俪的幸福和谐。

接下来,钱江先生再次登场,唱了大段姜派代表作监酒令。张红唱了《挂帅》从“一家人闻边报”唱到“到校场”,她唱得梅韵十足。唱完我对她说,感谢她唱了这段戏,不但让我们领略了她的功力,更让我们看到钱先生票房里乐队的高水平。我特别对冯洪起先生的鼓佩服的五体投地,真是名鼓师,绝不虚夸啊!这一大段的锣鼓场面极为重要,做的好的,会把气氛烘托得如火如荼。这个伴奏团队,在全国专业剧团里也绝对是一流水平!

此后,李玉芙郭富爽的坐宫对口、李玉芙和樊傲霜《武家坡》对口、邓元昌李玉芙的《打渔杀家》、李洪玲的《将相和》、《上天台》、袁夫人的《钓金龟》、樊傲霜《搜孤救孤》的大堂、法场,把欢聚的现场带进一个又一个的高潮。钱江先生以一段探母“巡营”,结束了这长达3小时的欢聚。

除了上列的名家名票演唱之外,红豆版主、钮二可夫妇、愚公、古稀人等多位戏迷网友也都参与了这次聚会。大家都有尽兴而归的感觉。我在觉的过瘾之外,想到国际票房的乐队更是“解气”。如今,在剧场看戏,多见乐队的乐师面前有一谱架。而这个乐队,不管你点什么戏,只要说一声什么调门,动手就来。真让人敬服。

我想,钱先生以耄耋之年,建票房20余年如一日、约集在国内属得上顶级的乐队、热情请朋友参与活动,图的是什么呢?自娱自乐?当然不排除这因素,但我以为更多的是对京剧的痴迷吧。京剧做为国粹艺术,自清末民初起,票房的活动,就是其繁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票友是最大的戏迷,没有他们的推介和关注,京剧的繁盛是很难想像的。且不说很多前辈名家本身就是从票房起家的,就是当今京剧不很景气的状况下,没有众多票房的关注,没有铁杆戏迷票友在剧场的热捧,那不定还会惨到何种程度。当今的京剧,如想真正的“振兴”从票房入手,大概是一条捷径。

想想这三小时不间断的演唱,内容100%是传统骨子老戏。不但没有一点点“新编戏”“糟改戏”。连一小段“现代戏”也没人动。我想,那些编剧、导演、演员们,留意一下各票房的活动吧!什么时候您们编、导、演的戏,在票房广为流传了,那就是您们真正的成功之日!

本贴由老田2014年1月7日09:32:0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