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当道的今日,中国戏曲圈也玩起不少新花样:搞直播,玩弹幕,与流行音乐结合,和当代艺术玩跨界……而在这一群时尚戏曲青年中,什么新花样都敢玩却如何都不忘戏曲之本的,首推王珮瑜。

8月19日—20日,余派老生第四代传人王珮瑜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带来了两个戏,一个是她亲自主演的传统老戏《击鼓骂曹》,一个是她全新制作的小剧场京剧《十两金》。被戏迷亲切称为“瑜老板”的她,一直致力于京剧的年轻化推广与传播,但与此同时,她对于京剧艺术传统坚持自己的底线,绝不降格以求。日前,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京剧就是京剧,没有新老之分

王珮瑜这次携上海京剧院带来两个戏,一老一新,但她说,两出戏在审美上是一致的。

《击鼓骂曹》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是传统的京剧老生戏,表现了祢衡的高傲性格和不屈威武。看了这出戏的观众都夸王珮瑜的演绎慷慨激昂,张力十足。因为她既得到了恩师王思及亲授,又经孟小冬晚年身边常侍弟子蔡国蘅传授一版,深得余叔岩一脉的实授亲传。

《十两金》则是王珮瑜2015年转至幕后担任制作人创作的一部实验小剧场京剧。该戏取材自清代李渔小说《十二楼》,戏台上一生一丑,一桌二椅,讲述了以十两金买父的故事,看似荒诞,实则有情,折射出中国人对家庭观念的重视,直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对我而言,京剧就是京剧,没有新老之分,《十两金》虽是新戏,形式却非常传统,但意义普世通用。”王珮瑜说,京剧要想引起当下观众共鸣,并不能一味追求现当代题材,反而是金钱、两性、生死这些与时代没有太大关系、亘古不变的价值观讨论更能触及人心。

据了解,《十两金》的创作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5岁(王珮瑜说是自己拉高了平均值),他们和王珮瑜一样都在为京剧的年轻化呈现和传播作探索。除了出于传承京剧的本能外,也因为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年轻戏曲人如果没有新戏演,就很难出人头地。

“梅兰芳先生在自己十七八岁时就把当时的传统老戏演了个遍,21岁便开始尝试自己的新东西;而我们现在20多岁才刚毕业,然后还要论资排辈,可能到了30岁还难演上角儿。”王珮瑜说,当代戏曲演员的青春被“无限拉长”,唯有新戏能给他们一个由头去展现自己。

自称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儿”,王珮瑜说如今自己有一点小能力,就应该尽力去帮助那些有才有艺有情怀的年轻演员,“因为我的戏曲老年,也要靠他们保护。”

只要能推广京剧,搞直播又如何?

作为京剧界第一个搞直播、玩弹幕的人,王珮瑜此次来深圳却什么花样都没玩,踏踏实实做了两场戏。“我也只是一种尝试,玩弹幕和搞直播确实可以吸引观众,但戏并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水平高。”王珮瑜说,娱乐不是坏东西,但京剧这个行当不能过分娱乐化,“我作为一个京剧演员,已经太娱乐化了,娱乐伴随着大家只看皮毛和八卦,而忽略艺术本身。”

在中国拥有大批戏迷的王珮瑜说,自己最早以为戏迷喜欢的是她的戏,后来发现很多人喜欢的只是她这个人,因此她感到有些郁闷,为何吸引观众的不是自己的职业素养。有一次,王珮瑜在年轻人喜欢的Bilibili网站上做了两小时直播,教网友如何发声练气,可她最怕的就是突然有粉丝在屏幕上留着口水喊“王珮瑜你好帅!”

“做直播刚开始觉得新鲜,但后来就会发现没话说,如果要做有质量的直播,需要做很多的准备。”王珮瑜并没有放弃与“戏盲粉丝”交流的形式,而是更希望将这种网络直播变成小范围的讲座和教学,“如果能够通过别人喜欢你,最终让他们进剧场看你演戏,从而喜欢上京剧,也很好。”

近两年,王珮瑜开始减少自己的演出,留出大量时间来做京剧讲座。“无论是做线下讲座,还是做网络直播,我真的不知道哪个渠道对于推广京剧更有效,也不知道我的目标观众在哪里,但我不能因为未知而不去做,也许不知道在什么场合我就影响到了别人。”王珮瑜说自己很执拗,“只要有平台给我发声的机会,我就要去表达,因为我对京剧艺术很有信心,我为什么要怯懦?”

2009年以来,王珮瑜都有在上海开班授课:“一开始学生都是来看老师的,但慢慢对京剧有了兴趣,随着他们个人的成长,也会为京剧做义务的传播和支持,因此花时间放在这个事情上很有意义。”

不为跨界而跨界,该创新时则创新

虽然对于京剧的传播形式勇于尝试,但对于京剧的创新与跨界,王珮瑜却有所保留。

“并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新编,也不是所有艺术都能跨界,我有我的底线。”王珮瑜说,新戏的角色及其时代背景都应该符合京剧艺术的基本规律,“迎合市场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观众,不要轻易否定历史,也不要降格以求。”

据王珮瑜透露,今年12月中她将推出全新制作的小剧场戏曲《春水渡》,从全新视角去探讨法海和许仙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不仅将由她与另一名女小生演绎,而且一个唱京剧,一个唱昆曲。“这个故事虽然被各种艺术形式表达过很多次,但我们对它作了戏剧性的提炼,会有撕裂感。”王珮瑜说,许仙和法海表面上只是一个傻傻的青年和一个多管闲事的老头,但其实他们互相是彼此的一面镜子,大有文章可为。

王珮瑜说,创作是艺术积累到一定境地后自然而然发生的一件事情,不能为了发生而发生,跨界也是。曾经为电影版《梅兰芳》中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配唱的她,如今更加谨慎地选择与“娱乐圈”的触碰。“未来更大的可能不是我去演电影,而是我们一起让京剧走到荧幕上,各行各业都在借网络平台的东风,京剧也可以。”

与京剧人的转变同步的是,国家级院团也在发生人事与创作模式的变动。曾经“出走体制”的王珮瑜,如今既是上海京剧院的在编演员,同时还拥有走市场化的个人品牌“瑜音社”。从2011年制作的《赵氏孤儿》到今天的《十两金》,都是“瑜音社”和京剧院以“混合经济”模式合作的产物。“体制内拥有好的资源和人才,瑜音社擅长做创意和宣发,互相补充合作。”

无论是合作模式还是市场行为,王珮瑜都对深圳赞赏有加。“在深圳,文化艺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只要有趣就好,上世纪90年代还有在酒吧里唱京剧的呢,这个城市不得了。”王珮瑜说,此情此景,让自己又有了继续推广京剧的动力和希望。(孟迷)

(摘自 《深圳特区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