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宁化县翠江镇文化站。琴师张运河带着京胡,口吹调音哨,调好琴音。
“纵然侥幸把残生来保,愧对我地下的爹娘结发的贤妻……”谱架摆好,乐队就位,京剧爱好者陆全法和俞爱珠就练起了名段《长亭别妻》。
他们几个都是宁化县翠江京剧爱好者联谊会成员,这群老票友每周3天聚在一起。
初创“草台班子”
联谊会现有成员30余名,年龄最大的81岁,发起人是76岁的涂春。
涂春曾是三明化工厂宣传队骨干,后来在宁化县总工会退休。他儿时喜爱音乐,曾用竹筒和棕绳制作二胡学习京剧。
“我们都是边听录音机边学,学完就马上进行排练。”涂春说,当时,他们还到各处去演出,排练的节目很受欢迎。退休后的他对戏剧的热情不减,将自家楼房的三层改造成一个简易的演出场所,自费购买音响等设备,经常邀请戏剧爱好者到自己家中演出。
久而久之,涂春萌发成立京剧爱好者联谊会的想法。他的提议得到身边京剧爱好者一致赞同。2014年6月,翠江京剧爱好者联谊会成立,吸引了20多名京剧爱好者加入。
“翠江镇文化站很支持我们,免费提供活动场所,每年还给一定的经费。”涂春说。
一唱戏烦心事都忘了
“联谊会让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有了好去处。一唱起来什么烦心事都忘了。”俞爱珠说。
从“零基础”到可以登台独唱,俞爱珠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俞爱珠现在是联谊会里唱程派唱得最好的。”涂春说。
俞爱珠原来喜爱唱歌跳舞。2012年,在大伙的怂恿下,她试着唱京剧,从此一发不可收,为此,她还特意换了4G手机,买了平板电脑。
“手机、平板电脑里下载的都是名家名段,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边听边学。”俞爱珠说,只有多听多练才能学好。
和俞爱珠一样,陆全法的手机里也有上百首京剧名段。“走路、散步不带上手机听上几段,都会不舒服。”陆全法笑着说,现在因为出门老戴着耳机,好几次都没听到熟人的招呼声。
陆全法的妻子黄慧英说,老陆唱京剧经常“走火入魔”。除了睡觉的时候不唱,其他时间都是泡在京剧里。
好在妻子很支持老陆这一爱好。“我演唱《沙家浜》时穿的戏服,就是她把自己练太极的衣服拿来改造的。”陆全法表示,自己的戏服都是妻子改造或上网淘宝买的。如今,陆全法还时常将自己演出的照片,发到微博上,和亲戚朋友一起分享。
聚在一起就是图个乐
除每周固定的练习时间,联谊会的成员也经常到周边县市和京剧票友们交流。
5月11日,联谊会应清流龙津京剧同乐会邀请前去演出。一大早,大伙就带着乐器、道具出发了。那天,他们表演了《红灯记》《状元门》《锁麟囊》3个节目,天黑才赶回宁化。清流宁化路程短,两个地方的京剧票友走动得比较频繁。
近3年里,他们还到过江西的赣州和宁都,以及连城、长汀、永安等地。“有时一出去就是好几天,来回坐车,加上化妆、表演,很累,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家都很开心。”涂春说。
去年5月,陆全法、俞爱珠等联谊会成员还到山东聊城参加全国首届京剧票友演唱会。全国各地600多名京剧爱好者聚在一起,大家热情高涨,整整唱了3天。
去年9月,成员王瑞英和湖北京剧爱好者共同组团,到香港参加票友演唱会。
“在外参加演唱会,都是自己掏腰包,但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去。因为聚在一起就是图个乐!”俞爱珠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