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文武结合,唱念做打,西皮二黄……生活在中国,你难免与京剧交集,或多或少,喜欢或不喜欢,界限很模糊。
我们的城市——包头亦如此。作为移民城市,京剧在这里有群众基础,许多人听它、学它、唱它,乐此不疲。时空交错,京剧之花已扎根鹿城的文化沃土,虽未花开满园,但也暗香流动。
舞台上的京剧——不常品尝的大餐
灯光暗去,只照亮舞台一角,灯下,琴师端坐,拉动琴弓,熟悉的京胡声响起。灯光照亮舞台,装扮好的演员登台亮相,或唱或做,有文有武……
7月5日,戏迷们聚首包头大剧院,由北京京剧院重点打造的京剧《菊苑撷芳》粉墨登场,何威、王雪桦、周美慧、白金等优秀青年演员尽情展现着肉嗓子、真功夫,戏迷们享受着一场久违的国粹盛宴。
《菊苑撷芳》汇集了慷慨悲歌的《霸王别姬》、惊险诙谐的《三岔口》、精彩对唱的《坐宫》和雍容华贵的《贵妃醉酒》,这四出文武结合的经典折子戏不仅常年在国内公演,还屡屡登上国际舞台,被海内外的戏迷热捧。作家郑少如和老戏迷聂爱华感叹,近年来很少有机会在包头舞台上看到如此高水平的京剧专业演出。
郑少如说,京剧在包头并不缺乏群众基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移民从北京、天津、东北、河北、山西等地来包,他们中很多人喜欢京剧,聚成了包头的京剧戏迷圈子。加之文革期间样板戏的熏陶,全民唱京剧成为当时的风尚,在京剧热中包头京剧团应运而生。那时,马连良等京剧名家都曾来包头献唱。
时至今日,京剧仍是许多包头市民的娱乐最爱,许多老戏迷不能到现场看,就借助电视机解馋,或组个戏团自唱自演。《菊苑撷芳》演出前,包头大剧院的票务人员深入全市各文化馆和公园等戏迷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演出当天,剧院上座率达九成以上,老年戏迷占据了观众的大半。
戏迷眼中的京剧——可口的家常便饭
70多岁的聂爱华是包头老戏迷中的一员。
她有一副好嗓子,年青时曾当过单位的播音员,每天为工友们播样板戏,耳濡目染,喜欢上了京剧。退休后,她开始学京剧,如今已在张派青衣领域小有成就,参加自治区票友大赛两获银奖,参加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获票友奖,还曾举办过个人京剧演唱会。
“京剧已成为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块儿。”聂爱华说。
每个周一、周三的下午,聂爱华会准时来到青山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京剧社的成员们一起排练。京剧社的固定成员有20多人,中老年人是主力,来自全市的各行各业,其中退休在家者居多。吹拉弹唱间,聂爱华觉着自己年青了,更有活力了。排练完,唱得尽兴的票友会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
京剧社在周边小有名气,经常受邀下社区演出,还常参加鹿城消夏文化节、东河区的庙会等,遇到饭店开业庆典等商演机会,他们也会去助兴。
“市民很热情,挺喜欢京剧。”聂爱华自豪地说。
因为对京剧的爱好,因为观众的热情,聂爱华从2008年京剧社成立起,坚持到了现在,自己花钱买服装、道具,年近花甲,仍不辞辛苦地在家、排练场、演出地间往返。
本土的京剧——有待传承的地方小吃
通过排练和演出,聂爱华常和包头的票友们交流,在她印象里,本地相对固定的票友有一、二百人。因为有了文化活动中心这个平台,聂爱华还能经常和外地的京剧票友交流。
2008年和去年,青山区文化活动中心先后接待了两批外地票友团,每批都有100多人,来自多个省区市。这里有固定的活动场地、能容纳200多人的多功能演出厅,令许多外地票友艳羡。此外,我市对业余文艺团体定级,并给予适当奖励,也是少有的。
文化活动中心主任洪梅说,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加之免费使用的优惠措施,吸引了14支业余文化团队常年在中心活动,但有一些冷门专业仍少有参与者。比如古筝,中心提供专业老师和学习场地,但至今没招来几个学员。“年青人没时间,老年人没基础。”洪梅无奈地说。
7月10日晚的青山区消夏文化节演出中,京胡老演奏家王悦来带着两名孩子登台,让人眼前一亮。但票友们感叹,包头学京剧的孩子太少了。“京剧社每次进校园,学生们的兴趣都很大,但后来真正学起来的很少。”聂爱华说。
洪梅记得,2008年时,曾有4支戏曲队伍驻在青山区文化活动中心,但逐渐都移了出去。“戏迷们多是老年人,身体不方便,很难长时间坚持。”
每次演出前,洪梅会反复询问京剧社的老人们吃药了吗,叮嘱他们不要太激动,别给儿女找麻烦。
京剧社的成员目前较为稳定,但谈到发展新成员,聂爱华也显得力不从心。“只靠我们去发掘有些难,相信我们做好了,喜欢京剧的票友就会被吸引过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