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郎探母》中有好几句唱词都用了"金批箭"这个词,例如《坐宫》一折中:"有心赐您金批箭,怕您一去不回还"、"公主赐我金批箭,探母一面即转还";《出关》一折中:"奉了太后金批箭,命咱把守雁门关"、"果是太后金批箭,叫声军爷请过关",等等。由于这出戏脍炙人口,百多年来久演不衰,许多著名京剧演员和票友都常在舞台和电视上演唱,有的剧本或字幕还把这个词分别写作:"金鈚箭"、"金披箭"、"金砒箭"、"金貔箭"、"金鎞箭",等等,反正五花八门。
那么哪个写法正确呢?又有何根据?这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趣,觉得应该查一下字典,首先自己弄懂该词的出处和含义,再者万一别人问到了也好开展讨论,对答得上来。总之,咱们读书、看戏要求甚解,不能含糊其词嘛,这样也才能把艺术作品真正品味好。于是,我便照例先去查《辞源》、《辞海》关于"金批箭"的出处,都没有查到这个词,接着我又去查过《辞通》、《中文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台湾的《中华大字典》、《国语大词典》、日本的《大汉和辞典》以及戏曲方面的不少词典,等等,结果都没有"金批箭"这个词,更莫说知道其出处了。此外,我还在"搜狐"、"雅虎"、"网易"、"新浪"等等电脑网站上进行查找,也是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至此,我的查找陷入了停顿,并意识到要考证出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并不那么简单、容易,一定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此期间,我还利用出外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专门请教了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的一些著名语言学家和教授,并拜托他们代为考证;我还专门到过江苏省京剧院、中国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山西上党梆子剧院、河南省戏曲研究所,以及不少戏曲院团、高等院校的戏剧研究所或中文系去请教过有关专家学者、剧作家、教授和演员;在京期间,我还到过琉璃厂的几家书店去翻阅过《中国兵器图说》、《军器图说》、《中国兵器史稿》等书籍;我还发信给台湾"国语推行委员会"以及外地的一些朋友代为检索、考证,总之凡可以找到的资料都尽可能的找来看了,凡有条件请教的地方都尽力去联系过了,而且时间一拖就是四、五个月。我不敢称专心致志,却也是个"有心人"。
笔者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个词的考订工作,自认为这个小考证还满有意思,因为同"金批箭"有关的《四郎探母》等戏还要普及和久演下去,字幕和荧屏上还要经常出现这些唱词,这出戏还要作为教材在戏校教学生,有的老师也嘱咐我一定要考证好。如果这个词写错了,继续以讹传讹就不好了。说来也巧,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近日我的研究有了进展,基本弄清了这个词的来源和演变情况,真是拈断几根须,苦白了头!现分三点谈谈,以便进一步请教专家学者和读者。
(一)"金镞箭"就是"金鈚箭"
不少辞书字典都介绍了"金镞(zú)箭"和"金齪(chuò)箭",例如《辞源》是这样解释的:
【金镞箭】饰以金箭头之箭。常用为信物。《周书·突厥传》:"其征发兵马,科税杂畜,辄刻木为数,并一金镞箭,蜡封印之,以为信契。"《花间集·二》唐温庭筠《蕃女怨》之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见该书3167页),《汉语大词典》也指出:"饰以金箭头之箭,常用为信契。"(见该书第十一卷1192页)
【金龊箭】同金镞箭。《辽史·地理志·一》"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太祖(耶律阿保机)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见该书第十一卷3168页),《汉语大词典》也指出:"(即)金镞箭。辽代君主在举行勘定地形的仪式中所用之箭头。"(见该书第十一卷1195页) 此外,这些工具书还对"錍"(音pī)字作了如下解释:"金镞翦羽谓之鍭"(音hóu,见《尔雅·释器》),宋邢昺《尔雅·疏》:"以金为镞,齐羽者名鍭。"晋郭璞《尔雅·注》:"(金镞箭),今之錍箭是也。"扬雄《方言·九》:"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鍭。"《说文》:"鈭,鈭錍,釜也,从金,此声";"錍,鈭錍也,从金,卑声。"桂馥《说文义证》:"鈭錍,短斧也,又箭名,鈚同也。"《广雅·释器》:"錍,镝也。《集韵》或作鈚、鎞。"由此我们可得知"金镞箭"就是"金龊箭"、"金錍箭"或"金鈚箭"(音pī,《汉语大词典》注读bī)。因古代也有地区方言,故而出现了异音字或异形字。
(二)"金鈚箭"的作用
"金鈚箭"除了作为信契和箭镞使用外,还逐渐发展成为诸侯、将相或帝王的专用品,代表了极高的权力和象征,只有他们才能用"金鈚箭"作为行使各项权力的凭证和打猎等的箭镞,请看下面一些小说中的描述:
(1)《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帝不敢不从,随即上逍遥马,带宝雕弓、金鈚箭,排銮驾出城。玄德与关、张各弯弓插箭,内穿掩心甲,手持兵器,引数十骑随驾出许昌",又:"群臣将校,见了金鈚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
(2)《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孙)权遂取金鈚箭一枝折之,设誓曰:"朕若负前盟,子孙绝灭!"
(3)《赵匡胤·四十一回》:"于是,花蕊夫人脱去外罩绣龙袍, 只穿紧身小袄,更显得曲线毕露,婀娜多姿。她选了一支宝雕弓,搭上金鈚箭,望准箭靶,一连三箭,俱中红心。"
(4)《大明英烈传》第三十八回:"次日,刚刚吃过早饭,朱元璋身着微服,头戴风帽,身披斗篷,内衬金甲,挎着宝剑,带着宝雕弓、金鈚箭,在亲兵和众小将的保护下,从后营门赶奔三泉山。"又:"朱元璋率领五小将去请罗虹、罗决,半路上遇见了一只怪兽。他射了一箭,不但没有射着,反而被怪兽把金鈚箭叼走。"
(5)三国阿飞《三国游侠传·卷一》(官渡鏖兵):曹操想了想,取出案上一支金鈚箭令,道:"好,文烈,我就命你快马先往汝南,持我将令宣调曹洪。"
(三)"金鈚箭"讹变为"金批箭"
"金鈚箭"中的"鈚"是一个很不常用的罕见字,一般比较难读、难认,过去的一些京剧艺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在记忆和抄写中便很容易出错,记不住"鈚"字的写法时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用常见的形似同音字"批"来代替,即写了别字(请注意:二字虽属齐韵,滂母,但未见通假的例证)。这种情况在旧戏班是常见的普遍现象,我们阅读过去的旧剧本或手抄本时常发现一些错别字,就是这个道理(笔者青少年时就常读过不少这样的本子)。什么时候"金鈚箭"讹变成"金批箭"呢?由于辗转手抄心授,后人无法查考了,不过我们现在也还能找到一些较有力的证据:
例如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中用的是"金鈚箭",但到了京剧《许田射鹿》中用的却是"金批箭"了。该剧的末尾有这样两句讲白:"二旗:此乃万岁金批箭,吾等应向前恭贺。"(见1959年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传统剧目汇编·许田射鹿》第12页)。此外,在京剧《雁门关》中,也有几处用的全是"金批箭",这便与《四郎探母》中的一致了。例如:"银安诓来金批箭,盼望驸马早回程"、"在宫中交与你金批令箭,相会时休将奴抛在一边",等等。(见1957年12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京剧汇编·第三十集·雁门关》第21页)
由于京剧《四郎探母》中讹用了"金批箭",也影响后来的一些评论和小说等也跟着讹用。例如:
(1)墨风《书剑江山》:"乾隆取出弓箭,觑个准确,"嗖"的一响,金批箭脱弦而去,卜的一响,正中母鹿腹中。"
(2)北冥乘海生《我看杨宝森》:"现在的演员多唱嘎调,刺耳之极,伍员此时的出关与杨延辉的出关情绪并不相同,四郎拿到金批箭,出关没有问题,探母的目的已经肯定可以实现。"
至此,我们可以说,京剧《四郎探母》中的"金批箭"应写为"金鈚箭"才正确,其它写法"金貔箭"、"金披箭"、"金砒箭"等都应予更正。(稿件来源:光明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