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阵雨过后的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格外清凉,夜色中一阵阵皮黄之声从这里传出,更显得古意十足。为纪念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由北京京剧院复原的升平署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在这里展演,让这部宫廷大戏重返当年的舞台。

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修旧复原后的《昭代箫韶》正是一个活着的文化标本,以京剧发展早期的稚拙本色与观众见面。据悉,此次复原的《昭代箫韶》排演本是从一百二十一本的清宫乱弹秘本中,精选辑成。全本完全尊重历史文献,未加一字删改修饰。

在演出形式上,该剧也完全尊重历史风貌。古典式的舞台前飘着各色的旗帜,“守旧”式幕帐华丽繁复,乐队配置却格外简约 ,与现在的京剧演出大为不同。另外,乐队并不像如今位于舞台侧幕,而是高高坐在舞台后半部分的高台上。舞台上的演员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服饰简单了,女性角色的妆面没有刘海修饰头型,一下就成了复古的大白脸。演出正式开始前,先有俩人上来摆台、扫台,随后又有一个穿着宫服的男子介绍剧情。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修旧如旧,该剧主创人员翻阅了大量宫廷档案、历史图照,根据当时排演的档案提纲的记录文字进行反复研究论证。排练指导组主要由七十岁以上、有多年艺术经历的老艺术家组成。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介绍说,这部戏在颐和园的复演,不仅仅是给观众提供京剧舞台新的看点,同时也希望通过挖掘京剧的历史风貌,让今天的从业者对京剧该如何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京剧的发展一定要在继承中创新,与时代相融合。”据悉,今晚该剧还将在这里演出一场。(记者 牛春梅)

(摘自 《北京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