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曾经告诫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学我早年的调门,中年的表演,晚年的火候。”(《梅兰芳唱腔集》〈序〉)可见梅兰芳先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青年时期,由于他的嗓音条件好,歌唱艺术即已达到高峰期,中年时期是他的表演艺术高峰期,晚年是他的艺术修养的外化所达到的高峰期,即人们所欣赏到的他的炉火纯青的表演艺术已达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论语》)的程度。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演员所可贵的,即是对自己在艺术上的所长和所短,有自知之明。
京剧艺术,说到底毕竟是舞台表演艺术!有些艺术大师知道自己艺术芳华不再,就把他们的艺术理想和表演理念,放在了他们认为合乎他们的理想条件的接班人身上来体现。杜近芳曾在电话里告诉我:在她年轻时排演京剧《白蛇传》的时候(1953年),师傅王瑶卿给她编〈游湖〉一场的腔时,使用的是「摇板」,她晚上回到梅先生处时,梅先生问她王瑶老给你用的什麽腔?她一学说,梅先生思忖半晌后,对她说:“孩子,这是大爷给你‘铆上啦’!”果然,〈游湖〉一场用得是非同凡响的大段儿「摇板」,如无杜近芳那样的好嗓子,好扮相,好的艺术功底,是表达不出她王、梅二位师傅的艺术理想的!因此,在杜近芳的身上是寄托着王瑶卿和梅兰芳二位师傅的艺术理想和艺术理念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回味另一位艺术大师,以八十多岁高龄扮演的《奇双会》一出戏里的主角赵宠,八十多岁的老人要演一位二十多岁、正是青春年少、风流倜傥的青年人,其反差岂不是太大了啦?八十多岁的老人已经是缩头、拱肩、驼背,两耳重听,行动迟缓,目光呆滞,面部表情僵持了,何况“少年”小“夫妻”之间还要相互谐谑地调笑一番呢,那岂不真给人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宋·苏轼)的感觉吗?演员的形象和角色之间不能够反差太大,否则,戏中的人物太缺乏可信性;尤其是对剧场中占绝大多数并不经常接触京剧的观众群来说,在他们的眼里,京剧真的要成为“夕阳艺术”了——我在剧场中就听到过这样的议论:“你看,一对儿老头、老太太,都多大岁数了,还在舞台上装嫩,学年青人‘打情骂俏’呢!真令人笑掉大牙!”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大师”呢!要重视他们在京剧现场中的真实感受!何况,有些演员尚不具备“大师”那样深的“道行”呢!在2004年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CCTV—11频道《戏曲采风》栏目上,又听到了老年人表示要演好京昆合演的名剧《桃花扇》中一对年青人的“豪言壮语”,其实“今非昔比”矣,以这位大演员的发福的形象和声音条件来看,我以为他演昆曲里的“大冠生”,例如戴髯口的唐明皇,当更适合一些;另一位主演从来就不具有表演十五、六岁纯情少女的声音和形象条件(在孔尚任的昆曲《桃花扇》原著中,有人送雅号“香扇坠儿”,以表其小巧玲珑的“一搦身材”的描写),我曾在剧场中(绝对是自己掏钱买的票)亲耳聆听过她选择清唱的一段京剧《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唱段,真是用非所长!给人的感觉是一位成熟的中年女性在歌唱,她的声音宽而薄,当时我曾感到:她选错段子了,何必勉为其难呢!以我目前极其有限的视、听范围所及,当然不排斥还有更合适的人选,我以为江苏省京剧院的李洁和湖北省京剧院的张慧芳就比较更合适些,但当然还需要前辈艺术家给予细心的指点和无私的倾囊传授!
尽管是艺术大师,也是有其局限性的。梅兰芳先生就从不勉强自己去演他年轻时候的许多“‘梅派’代表剧目”,而是把心血倾注到他的学生身上,并把这些剧目交给他的许多有条件的学生去搬演。
因此,我赞赏“原汁原味”(“原汁原味”跟“原封不动”是不同的两个词组,两重含义)的“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赞赏“青春版的昆曲《长生殿》”的做法,至少向这个方向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尽管我还没有机会去看过这两个新版本的昆剧演出。
2004·12·19
本贴由游园惊梦于2004年12月26日21:17:5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