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中国国宝。潍坊为京剧盛行热地。作为潍坊市中心地带的老潍城,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有了第一座纯京式戏院:永乐大戏院。由此可见,京戏在潍县,从萌芽到发展,曾经演奏过堂堂正正的四部曲:一盖戏院,二出票友,三有琴师,四立科班。所谓“科班”,指养成京戏戏角或票友的学校。而言及潍坊京剧科班,无巧不成书。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潍坊京剧团就成立过一个儿童队,实际这即是名符其实的“科班”。看《中国京剧史》,中国第一个名扬天下的京戏科班,叫“富连成”。以此取喻,当年潍坊京剧团儿童队,不正是潍坊的“小富连成”么!

说到潍坊的京戏科班,无独有偶。十二年前的2002年,潍坊人民医院有位孟凡志医生(神经科主任),是个戏迷。自已迷戏,也爱栽培戏迷。此君忽生联想:要是办个票友科班,请师教戏,对普及国宝,功德无量!对于办戏班,孟医生行成于思,关键是:名师。论京戏名师,他认识一个,且让他请到了。就是,中国京胡演奏家李慕良的弟子、潍坊著名琴师张继厚。继厚老师此年六十四岁,已从潍坊艺校退下来。有了老师,那,教室呢?医院有个老干部活动中心,可以用。时间?每周安排三个上午,把学戏、授课、拉唱,穿插在一起。不巧的是,此间孟医生先后三次中风住院。课却没停,均由其妻贺宝秀出面牵头,坚持上班,鼓动信心。这个潍坊的“小富连成”,从起办到今,已办十二年。前六年,在人民医院内。后六年,迁到胜利东街海顿琴行楼上。每周四个半天授课。生戏、旦戏,隔日穿插,轮换交替。

说到潍坊京剧的“小富连成”,能请到名师张继厚开蒙,那是学生的福气。张老在潍坊艺校是名师。艺业传授,特别认真。笔者与他交谊多年,深知这是他事业成功的诀窍。即今,年过古稀的张老,重上课堂,风彩不减当年。譬之,出于授业需要,课前他都把戏谱,亲自写好,清晰复印,人手一份。再是,教学对象都是干部,工作忙,家务重。因之他教戏,重删繁就简,突出教名段,以举一反三。

在人民医院内授课时,他教的名段,有《借东风》、《甘露寺》、《让徐州》、《金玉奴》、《诗文会》、《状元媒》等。移至海顿琴行后,所教名段,有《苏武牧羊》、《西施》、《搜孤救孤》、《洪羊洞》、《淮河营》、《胭脂宝褶》、《珠连寨》、《望江亭》、《苏三起解》、《大登殿》、《春秋配》、《太真外传》、《红楼二尤》、《吊金龟》、《望儿楼》、《贵妃酔酒》等。从戏目看用心,继厚办票友戏班,注重取精用宏,强调以简带繁,着意开花坐果,指导思想,明晰醒目。

到潍坊“小富连成”听课,作为一个老戏迷,我有种特别亲切的感受。学员分为两个班,老生、青衣互设,是一层。同一班内,有只学唱的,有只学拉的,又是一层。对这些,张老都胸有成竹。你看他,两手秉持京胡,端坐讲台,又唱又拉,也讲也说。对教这门重在实践的京剧课,在行入港。京戏是演唱艺术。起嗓子,是唱,拉胡琴,也是唱,他都首先强调:1、看准曲谱;2、听好录音;3、说唱对比,当堂对照。又详细交代唱腔的:1、各种嗽音;2、五音四呼;3、气口、劲头、韵味;4共鸣音;5节奏对比,力度对比,相互映衬;6、各种唱法;以及7、关于流派的风格与特色。且逐一示范。

科班学员都是在职干部,张老师特重精讲多练,启发情趣,调动了大唱京戏的积极性。学员禹长海,是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年近六旬,坚持出勤,学戏认真。有个王维云,进班刚刚两年,即今能拉能唱,进步颇快。另有王瑞华,董翠兰(班长),李焱(齐鲁晚报记者),刘维,王家弟(坊子邮电局长),胜万春(市自来水公司经理)等,在向京戏进修途中,都是冲锋好手。

班中有个张智,一担京胡在手,邀为清唱伴奏,琴音悠扬,如鸟行空,明快矫健,清通入戏。据悉,张智早在1991年,即拜张老为师。二十多年来,师傅教,他自已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张出色的“成绩单”,让他拿到了。也为这潍坊“小富连成”的七彩画幅,添加了艳艳的一笔。

记得2007年8月3日晚,在潍坊市东郊潍坊市吕剧团小礼堂,我参加“张继厚先生七十华诞及从艺五十三周年专场晚会”情景。演出的第六个节目,是由寿主自拉自唱《上天台》。开弓即澎湃,快三眼过门,其势如飞流直下,惊天动地。让全场看客,刮耳也刮目。启口开唱的“金钟响”,其高亢清越、沁人心脾的嗓门,更打造出一种特定艺术情境。坐我身边的正宏弟,附我耳言:“瞧!继厚的激情,不上台不爆。一上台,就截柳龟儿上树:瞪起眼来了。回忆1981年,在北京惜薪胡同,拜李慕良为师时,继厚试琴,李先生当即评价:‘手好!不,是两只手,都好’!”正宏又说,“但,李先生六十一以后,琴就不动了。继厚呢,即今七十了哇,这股子精气神,了得!”

从2007年到即今,眨眼又过7年,继厚业已古稀开外。记得我弟正宏当时评价的话,今日好像可以这么改动地说:“李慕良先生六十一以后,琴就不动了。而继厚呢,即今七十六了呀。那股子精、气、神,了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