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并重是京剧艺术一大特色,反观现在的京剧舞台,却面临“文强武弱”的窘境。本月初在津举行的“炫彩青春”全国京剧院团优秀青年演员交流展演上,一系列生龙活虎的武戏令专家、观众眼前一亮。这是否意味着,京剧武戏开始呈现乘风破浪的势头?

武生、武旦、武丑、武净近二十人,数量比往届都多

从今年大年初三至今,武戏大师张世麟之子、梅花奖得主张幼麟一直在为武戏教学奔波各地,天津、大连、上海、贵阳、昆明,忙得不可开交。“我给一个外地学生说《赚历城》,这个戏里马超应该穿墨靠,为此他们院里就特意购置了一身墨靠,现在一身靠也价格不菲了。我想这足见院团对武戏和武戏演员的支持。”张幼麟说。

对武戏演员的支持、激励确实取得了效果。总览今年的“炫彩青春”,七十余位演员中,武生、武旦、武丑、武净共有近二十人。“光是武生就有九个,数量比往届都多,我真的没想到。”谈到青年人才,张幼麟的语气十分兴奋。不光数量增多,年轻人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展演评审、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给一个武生写下这样的评语:有俊美的扮相、过硬的基本功,趟马、走边、双刀枪、双刀下场都完成得很出色,难得的是还有很好的嗓音和演唱技巧,大有前途。

不是武戏没观众没市场,是演员没“玩意儿”

虽然今年“炫彩”舞台上冒出来的武戏苗子令人兴奋,但武戏整体发展现状依旧不容乐观。练功苦、易受伤、演出少、待遇不高……武戏和武戏演员“伤痕累累”。一位武戏教师曾跟记者说,一个学武丑的孩子常念叨想唱文丑,理由就是“武戏太苦太累”。数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武戏现在日益边缘化,演出市场上观众对武戏的需求不如文戏多,演出机会少,演员练功积极性自然就不高了,偶尔演一次也肯定演不好,观众不认可,演出机会就更少,想唱武戏的人就越来越少。如此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是武戏没有观众没有市场,是因为演员没有‘玩意儿’!武戏精彩之处,最基础的就是绝活。先有绝活、有功,再谈如何像人物。”谈到武戏现状,张幼麟急切地说。可要想身怀绝技,就必须狠下苦功。张幼麟又叹道:“我也觉得挺难为孩子们的。如今不像过去那样唱戏糊口,有的戏班还是武戏带班,天天要唱。现在就是靠着执着、热爱、继承的精神支撑着。如果不是‘炫彩青春’的平台,我都不知道这些唱武戏的孩子,他们就在那默默地练功、练功。练着练着,也许就没有劲头儿了。”

在筹划全国性的武戏专场,如果再单条腿走路市场就更没有了

天津京剧院副院长张正秋亦是武戏演员出身,他告诉记者,现在天津京剧院对武戏演员有一定经济上的鼓励,除此之外,院里还积极给武戏演员创造他们最需要的“机遇”。张正秋说:“武戏演员练功是很枯燥的,如果再没有演出机会,那想出人才就又难上加难。我们要让武戏演员有目标、有希望,所以就多多搭建平台,给他们创造演出机会,促进他们练功的积极性。比如‘炫彩青春’展演以及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实践基地,只要你练功了,只要你够水平,只要你戏排出来了,就可以登台展示。同时我们也一直在积极筹划全国性的武戏专场,虽然现在武戏市场不像文戏那么活跃,但是如果再这样单条腿走路,市场就更没有了。”

武戏是京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半边台,对“苦中作乐”的武戏演员来说,名师教导和自我修炼自然必不可少,需要更多鼓励。“炫彩青春”8场演出中,向来对青年演员爱护有加的津门观众不吝掌声,一个亮相,一个翻身,只要完成不错,台下立时叫起好来。小年轻儿们的自信心跟干劲儿,一下子涌上来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