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因结婚生女沉寂四年的张火丁,重返京剧舞台,依然那样火。戏迷们不仅没有忘记她,反而像是一直在期待中酝酿着再次与她重逢的热情。上月底在长安大戏院的一场《梁祝》一场《锁麟囊》,无疑是戏迷们的狂欢;五次谢幕,两次加唱;5月5日,张火丁以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身份再登北大舞台,义演的《梁祝》让两千多人的剧场爆棚。有人惊叹:“京剧演出竟然如此火爆!戏迷粉丝们如此狂热!陈道明演《喜剧的忧伤》现场不过如此。”
著名电视戏剧主持人白燕升为张火丁痴迷到甚至自言有人笑他暗恋;耄耋之年的人艺老演员郑榕、著名歌唱家王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等大艺术家也都来看张火丁的演出;无数“火之丁丁”社区的粉丝从全国涌来,只为亲眼看到偶像的现场表演;很多原本对京剧毫无感觉的年轻人,因为张火丁而走进了京剧的世界……张火丁已经不仅是一个人,一名演员,而成为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为此,中国戏曲学院与北京大学文化艺术学院在北京大学联袂召开了《张火丁京剧表演艺术座谈会》,请来各界戏迷,探讨“张火丁现象”。
然而,从始至终被各种赞美之词包围的张火丁,却总是那么淡然。面对着热情高涨、热爱着她的人们,她永远只是淡淡地笑着,难发一言。在以她为主角的座谈会上,无论众人如何滔滔不绝,她都是微笑着默默听着。
最后轮到她发言时,不善言辞的她依然惜字如金的只说了几句话:“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各位朋友的光临,听你们讲我都入迷了。老师们给我的很多鼓励,会成为我今后继续前行的动力。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我回去之后会认真的思考。我从小到大乃至到今天,京剧艺术一直是我所钟爱的,我也很庆幸我的职业也是我一生的热爱。今天我真的特别感动,尤其是90岁高龄的郑榕老师亲自来到会场,我觉得这是我的荣幸,我没有理由不继续努力。”
九十岁郑榕:建议人艺演员学习张火丁的表演
90岁的郑榕不仅坐着轮椅连续看了两场张火丁的演出,而且为参加座谈会还认真写下了4页纸的发言稿。他说:“张火丁女士在民族戏曲陷入低潮的特殊时期,能够卷起观众这样的狂热,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郑榕甚至在看完张火丁的表演后,认为“相比之下感觉话剧表现手段过于贫乏了。”郑榕说,北京人艺刚刚上演了《吴王金戈越王剑》,他建议扮演西施的演员应该看看张火丁在《白蛇传》里的表演,“千年修炼的白素贞带着远离尘世的纯洁自然忽然降临人间,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那‘莫叫我望穿秋水’的一次转身。火丁表演大多在人物思想背景下进行,常常带有梦中求生的感觉,简化了生活,突出了意境。”郑榕评价火丁这次的《梁祝》,“哭坟达到了程先生的要求,在不断创新中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精神也是大力提倡。火丁的表演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在提高技术的同时,希望不要淡化了当年对生活的感受和纯真的诗人心态。”
白燕升:从看张火丁的戏第一眼就喜欢上她
和张火丁熟识多年,采访过张火丁无数次的央视主持人白燕升,更是不讳言自己对张火丁的喜爱之情。“我从看到她戏的第一眼,她走出来,我就喜欢上她。我跟戏曲频道的老师说,这个人一定能出来。他们当时说了很多不看好,我当时坚定认为她一定能出来。为什么?古典赋予的内敛在年轻演员中很难找到。她一出来,你觉得她是个发光体,从头到脚都发光。”
白燕升说:“我一直觉得演员舞台上的气质一定是生活当中养的。有人说生活归生活,艺术归艺术,娱乐归娱乐艺术,我真不那么看,我觉得火丁她其实是演自己,演带有自己气质的那个人。我觉得张火丁无论演字气唱都是带有张火丁气质,无论是老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还是她自编的戏都是打上张火丁的标签。现在大家都说程派张韵,我觉得你们太保守了,张火丁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称为“张火丁派”了。我们的老先生30、4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宗立派了,现在大家就是太胆小了。!现在有票房价值的京剧演员还有谁?能够6个小时票全部卖没的,独此一人。”
白燕升在十天之内,在长安大戏院和北大百年讲堂连看了张火丁两遍《梁祝》,他说:“在长安一场不正常,戏迷疯了!在北大氛围非常好,台上台下观演氛围营造的,让人觉得十天之内火丁又有精进,我觉得特别好。很多女人在抹眼泪,也有很多男人,包括我在内。”
但白燕升也说自己直到今天采访张火丁都“感到痛苦”,因为她太不愿意说话了,“火丁她很简单,简单到都没有交际,她没有多少朋友,我很荣幸我是她的好朋友之一。我尽管职业的原因也算阅人无数,采访过几千个艺术家,真正交心的屈指可数,所以我也很荣幸。火丁的事情,什么条件都不谈,只要是我能够做,无论是主持,无论是做其它推广,我义不容辞!”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第一次看到京剧演出如此火爆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说自己第一次看到京剧演出如此火爆的场面,“意外、吃惊、感动、高兴。”他说:“北大百年讲堂每年都有很多演出,但像这次这样的盛况,是很少有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热烈,我看了以后也很感动,非常高兴,回家赶紧补功课,到网上查一些资料,学习学习火丁老师过去的一些演出的片断,确实很感慨,养眼养心陶冶。中国观众如果有机会来看火丁的演出,我觉得大家的思想情操素养都能够得到提升,而且是在感动中提升。”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张火丁的《锁麟囊》要拍成电影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说自己把张火丁请到中国戏曲学院,“还是有很大压力的,尤其是观众们,火丁的戏迷粉丝们给我们的压力,认为火丁到了中国戏曲学院是不是给封藏起来了。”周龙说,当年我和张火丁相约她来中国戏曲学院时就约定了,“你到中国戏曲学院干什么?有三件事要做。第一,要培养点学生,选几个好苗子,带几个徒弟,争取培养几个小张火丁来。第二,我们要进行整理、挖掘、创作新戏和演出。第三个,对张火丁自己或创作艺术上要进行一些总结。火丁到了学校以后,就进入本科课堂教学,传艺授课,直接跟学生在课堂摸爬滚打,同时经常探讨关于新戏创作,履行着作为一名教授的职责。她做到了。”
周龙说这一次新版《梁祝》的创作,不仅前期剧本就修改了多次,而且张火丁在排戏时也极其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整个创作团队就封闭在我们学校影视中心。火丁说,在没有排练这个剧之前,希望尽量不让大家看到,我们一定要拿下之后,相对能看得过去,再拿给大家看。这个创作团队大家创作非常和谐,共同研究探讨,这出戏还有打磨的空间。”周龙请火丁的戏迷放心,“只要火丁本人有这种心愿,只要她身体允许,我们每年给她创作一个戏目,每年都让她演出。”周龙还给大家透露了一个喜讯:张火丁的《锁麟囊》要拍成电影。
戏迷观众:京剧只爱张火丁,曾经沧海难为水
座谈会的现场,还请来了一些普通的学生戏迷观众。一位在北大看了张火丁《梁祝》的学生说自己是京剧爱好者,但以前只看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戏,这一次才是第一次走进剧院看京剧,觉得无论在表演、舞台、伴奏、灯光、文本上都和以往看到的京剧有所突破。她说自己这学期还选了昆曲课,希望北大能够“想方设法通过课堂的方式,通过进校园的方式培养一群真正喜欢懂得京剧、懂得戏曲的观众,这是非常的好事情!”
另一位张火丁的粉丝说自己平时喜欢听昆曲,但京剧方面只听张火丁、学张火丁,并表示自己对京剧的“爱情”因为看了张火丁的《白蛇传》、《锁麟囊》再到《梁祝》,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受”。“在我看来,张老师的戏有很多的悲剧,但在我看来都不悲,如果说有悲的话,那就是慈悲,这是张老师整个人给我的感受。”
还有一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说自己从小学艺,学唱豫剧,而后来对京剧感兴趣就是因为张火丁。“张火丁老师这个人非常低调,这是许多演员没有的。戏团里有一句话,唱戏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团里面争名夺利的事情很多,但我在张火丁老师身上就没有看到。不争就是争,张火丁在自己奋斗的时候没有想过我要怎样怎样,可最后程派只有一个张火丁出来。为什么有张火丁现象?张火丁创造这样的票房,比沾了铜锈味的评奖高一万倍。不管是票友还是演员,她都是学习的榜样。”(记者 王润)
(摘自 《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