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在戏曲界兴起了一股“大制作”的热潮。很多剧团,不惜花费巨资,以很大的代价,在舞台上,安排了人物众多的大场面,堆砌了製作精美、奢侈繁华的实物布景。美轮美奂,引人瞩目。从而,在观众中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所谓“大制作”,一般都是以场面恢宏取胜。例如由梅葆玖主演的《大唐贵妃》,仅仅是列队出场的宫女、内侍,就有近二十人,站满了台,确实很有气势,烘托主角,先声夺人,造成了热烈的气氛。另外,由于魁智、李宏图、孟广禄主演的《赤壁》,同样也是以场面恢宏取胜。例如在“借箭”一场中,台上耸立?硕大的战船,曹操高高的坐在上面。威风凛凛,环境逼真。规模相当惊人,确实很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还有像京剧《宝莲灯》、崑剧《西施》等许多剧目,它们的音乐伴奏,也都是配置了人数众多的“大乐队”。同时,都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还有仿效西洋作曲的方法,设计配乐,听众指挥来领导伴奏。其他如服装、布景、灯光设计等製作,自然也不例外。宽袍大袖的服装,光怪陆离的灯光,以及在台上再搭平台的布置,那都是少不了的。

对于戏曲的“大制作”,赞美的不少,但是,批评的也不乏其人。

有些观众觉得,过去以“一桌二椅”作为象徵性的舞台装置,此类形式,过于简陋。还保留?戏曲的原始状态,已经不合时宜。舞台上只有几个人物,没有任何摆设。出来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叫人很难理解。而如今规模浩大、场面恢弘的“大制作”,比较热闹好看。因而,对此深表赞许。

当然,反对戏曲大搞“大制作”的也大有人在。他们认为:戏曲的特点就是“虚拟”与“写意”。过于真实的布景,高楼、宫殿之类,在舞台上摆得满满当当,岂不妨碍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在台上搭的平台,高高的台阶,一层接一层,演员上上下下,无不提心吊胆,哪还有心思演戏?对演员的表演,也是一种局限与束缚。至于宽袍大袖,没有长长的水袖配合挥舞,演出时,只能就像是话剧加唱,让演员手足无措,不能发挥自己的表演特长。而西洋乐器的配置,也常常是喧宾夺主,掩盖了演员的精彩唱腔。总的印象,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只有大剧团、大投入,才能搞这种“大制作”。一般的中小剧团,面向基层,下乡巡迴演出,肯定是不适宜这样的“大制作”的。

对于这样的争论,自然是见仁见智,不必强求一致。戏曲要发展,要改革,要吸引年轻观众,就要观念更新,打破常规。不能过于拘泥传统,不能局限于条条框框。“大制作”究竟效果如何?它的利弊得失,可以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取得共识。我们应该学习盖叫天老先生,凡事究竟行不行,不妨拿到舞台上“试试看”。只要敢于创造革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我搞我的“纯戏曲”,你搞你的“大制作”。“百花齐放”,也未尝不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