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国到长安大戏院看的第二次是首届国际票友大赛,其中印象最深的为一位老先生演出的《举鼎观画》。老先生年事已高,劲头不足,声音较小,还有几次唱跟不上胡琴,不过,这出戏整体反响不错。为什么?因为我们好久不见这出戏了。我们在看够了《断臂说书》之后,这么一出内容相似的《举鼎观画》,能够引起不小的反响,可见观众渴望看到更多的京剧传统剧目的迫切心情。为什么总是《搜孤救孤》,不来一出《法场换子》;演够了《四郎探母》(都会背了),那么《雁门关》呢?当今剧目萎缩的原因,在我看来,原因有三。分析不妥之处,望各位指正。
第一,历史原因。京剧的剧目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在历届演员演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筛选出一批经典剧目。就拿我手头上的《戏考大全》来说,五册的书,前两册里所收录的剧目,基本都是尚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要知道,这五册书,是民国初年编印的。可以推断,正是因为当年的演员经常演这些剧目,这些剧目才被很容易地收录到书的前面。而不常演的剧目,其剧本也是不容易搞到,自然而然地就被放置在后面。举个例子,该书第一册第一出戏便是《空城计》,一个对我们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戏,几乎前辈老生演员均有此剧的录音;而该书最后一册最后一出戏为《郑恩做亲》,为全本《风云会》中一折,这出戏对我们来说就是算生疏了。我们听老艺术家留下的录音资料,也无非是诸如《捉放曹》、《乌盆计》之类的老名目。所以,当前京剧剧目的局限,有其历史原因。一个演员因为一出戏红了,效仿者必然就多,这出戏能够流传下来的可能性就大。那么,京剧在经历这么长的演变过程中,必会有一批剧目被遗忘。同时,文革也应算是一个历史原因。
第二,流派问题。京剧的各个流派都有其看家戏,像谭派的《定军山》、高派的《斩黄袍》等。而又有一些戏是哪个流派都可以演,各有千秋的,像前面说的《空城计》等。所以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当一个流派兴盛的时候,其本门的戏也就兴盛,当一个流派衰退时,其本门的戏也就衰退。比如谭派的《定军山》,从老祖谭鑫培开始至今,未见消亡;而像汪笑侬的《哭祖庙》、汪桂芬的《取成都》,则近年不见于舞台。可见流派与剧目之间,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近来不见有新流派诞生,却见旧流派衰退,则当今的传统剧目的衰退也就比奇怪了。
第三,演员水平。现今好演员不多,聚在一起就更难。而传统戏中有很多是有两个以上主角的。比如《战长沙》,需要红生、老生和花脸;而《取荥阳》则需要两个旗鼓相当的老生同台方可。像这样的戏,不是找个二路来就成的。马、谭同台的时代恐怕很难再现了。
我分析大体这三个原因。既然能够找出原因,对策也是应该有的。
像第一个问题,我们大可以去发掘遗失的传统戏。就算没有前人的录音,根据剧本也同样能够演出来。而像流派问题,一方面要拯救即将或已经消亡的流派,一方面,其他流派的演员也可以试试不是本门的戏。最好的例子我想应该是《战北原》(昨天才输入完,所以印象深):这出本是刘鸿声擅长的戏,在刘鸿声去世后并没有消亡,反倒被言菊朋捡起,成为言派的代表作。所以流派与剧目之间并无真正的界限,要看演员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戏。
如今是金钱挂帅,我想那些传统连台本戏要是能够拍成电视或电影,应该算是一种拯救失传剧目的方法。不过,要想劝说那些大导演干这个,恐怕太难了!唉,相当出京剧《定军山》可是中国第一部电影,而如今电影院里早已没有其容身之地。
我知道这里和那里,有的是京剧高手。每每看到你们的聚会,真想也去体验体验。不过,聚会中似乎总是《大保国》之类的戏。听说北京有些票友私下里还演出像《平五路》这样剧团都不演的戏。这,就是传统戏的希望。我能做的,也就是将这些戏文数字化,放上网,不让它们再被深藏起来。希望在哪一天,我也去参加咚咚锵或者别的什么聚会,能够看到那些失传的剧目,则我愿足矣!
本贴由小豆子于2001年7月10日10:22:3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作者个人站点:中国京剧戏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