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戏之乡”临朐县,有个妇孺皆知的百年京剧村——东城街道杨家庄,村里不仅有个像模像样的京剧团,而且几乎人人会唱两段京剧。六月麦收过后,杨家庄又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忙的季节,搭戏台唱大戏成为村里雷打不动的风俗习惯。
6月20日,百年京剧联谊晚会在村委大院鸣锣开场。从村里走出去的票友从四面八方赶回杨家庄。66岁的刘香芹专门从哈尔滨赶回参加这次演出。“从小我就跟着村里戏班子学唱戏,12岁第一次登台,到现在已唱了50多年。嫁到外地后更是想念村里的京剧团,这不一听说有演出,我就立马赶过来了。”刘香芹一边化妆,一边兴奋地说。像刘香芹这样的京戏迷在杨家庄比比皆是,杨家庄拥有人口1100余人,仅参加村里京剧团的村民就有60多位,村中会唱戏的更是多达300人,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幼童青年,人人都爱哼唱几句唱词。杨家庄的京剧团祖辈传父辈,父辈传子辈,子辈传邻里,热爱京剧,痴迷京剧的人越来越多。
清代成立的“杨家庄京剧戏班”
杨家庄唱京剧由来已久。清朝光绪年间,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京剧以其优美的唱腔和卓越的表演受到了观众欢迎,声势日强。杨家庄外出经商的村民刘万顺、刘万友、赵文山等人经常进戏园听戏,学会了不少名剧名段,回村之后便将学到的戏曲演唱,受到村民的喜爱,大家竞相学唱,杨家庄学唱京剧表演的历史便由此开始,迄今已有110余年。第一代“杨家庄京剧戏班”成立时,村里参与的演员达60余名,为提高演员素质,京剧团聘请科班出身的老师来村里现场教学,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抓紧排练,《二进宫》、《独木关》、《铁弓缘》等80余出剧目成为剧团的拿手曲目,京剧团不仅在村里演出,还经常被邀请到周边各村、各镇去表演,杨家庄人演唱京剧渐成气候。
京剧生活浓缩时代变迁
杨家庄京剧戏班最初由村民自发组成,表演曲目多以伦理道德、戒毒劝学等反映群众生活和大众心声的剧目为主,村民不在乎表演有无报酬,只为自娱自乐,京剧团所用的服装、道具也都是由村民自愿捐助。逢年过节演出时,村民义务摘下门板为戏班搭建戏台,请来的表演老师,村民也自愿筹资支付其酬劳。从上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杨家庄已基本形成了家家都参与、户户有演员的格局,打下了“草根戏班”表演京剧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更是本着“农闲大办、农忙不办”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老百姓参加表演的兴致更高,杨家庄“京剧戏班”也逐渐升格为“村业余京剧团”。
文革期间,“破四旧”中剧团价值10多万元的服装、道具、乐器等付之一炬,后随形势发展,村民便开始演唱革命样板戏,排练《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片段,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改革开放后,杨家庄京剧团不断推陈出新,老演员继续活跃在舞台一线,来自各行各业的一批年轻京剧演员后续跟上,一同传承着杨家庄村的京剧文化。
目前,杨家庄京剧团已传承到第五代,现任团长吴克文告诉我们:“现在生活好了,父老乡亲唱京剧的热情更高了,京剧团里现有成员60多个,没有工资,大家聚在一块,不为别的,就是喜欢唱戏,只要村民们爱听戏,我们剧团就会一直演下去。”
富裕日子滋养京剧情怀
近两年,杨家庄办企业的越来越多,从事铝合金、建材加工的人数占到了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年收入超10万元的人家达60多户,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经济的发展为村民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媒体渐渐进入村民生活,但村民对京剧的热爱有增无减。“再好的节目也不如在戏台下听一出戏”,唱戏听戏已经成为杨家庄人骨子里的爱好。
村里筹资60多万元为村民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和戏台,添置了新的乐器和行头,杨家庄京剧团一年光外地演出就有10余场,逢年过节,更是在村里搭起戏台一连唱上好几天。
“京戏里面学问多,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有它的独到涵义,看着特别有味道,也教育人上进走正路,看戏的人多了,村里的风气自然也越来越好。”79岁的“老戏迷”吴克温大爷一边随鼓点打着拍子,一边说。
如今,杨家庄京剧团除了演唱京剧外,又拓宽了戏路,新添了戏种,《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借年》等传统经典吕剧被搬上舞台,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