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京剧的朋友都知道有一出著名的花脸(净角)和老旦的对戏叫《赤桑镇》。这出戏讲的就是包拯廉明清正,铁面无私的故事。
北宋包拯人称“包青天”名不虚传,深受百姓爱戴。
说有一次,包拯去陈州(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灾区放粮,灾民纷纷来告他亲人包勉的状。
包勉是包拯嫂子吴妙贞的独子。原来,包勉做沙县知县时,侵吞救灾粮款,逼死人命。虽然因此而罢了他的官,但百姓仍不服,又把状纸投到了包拯手里。
包拯见此民众气愤,大怒,把包勉拿来问罪。包勉在事实面前没有抵赖,但他请求看在母亲面上,让包拯饶他一次。他并且表示,决心今后不再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了。
包勉提出看在母亲的面上是有原因的。
包拯生下之后,他父亲因他皮肤太黑,把他当作怪物抛弃了,是他大哥捡他回来的。这时大嫂王凤英生下包勉才一个多月,同时带两个孩子,不仅精力照顾不过来,奶也不够吃。为了养活包拯,王凤英忍痛将自己的儿子寄养到别处,抚养包拯到七岁。所以,包拯由衷地感恩戴德,喊大嫂叫“嫂娘”。
包勉以为一提看到母亲面上,包拯就会心软。可是包拯心想:赛如亲娘的嫂嫂一贯教自己做官要清正,替老百姓做好事,我要是顾念私情有意包庇,这不符合她的心愿。只要我给她养老送终,嫂娘是不会怪罪的。
包勉的母亲被接到达赤桑镇以后,听说儿子要被治罪,一时想不开,痛苦不已。她找到包拯,想求个情。
包拯恳切地说:
“嫂娘,侄子有罪,应当与民同治。如若治了罪,就是出于公心;如若不治罪,就是徇私包庇。嫂娘一向正直,并且一再谆谆教导教我为官清廉。如果包庇了侄子,叫我以后如何公正地为百姓做事呢?”
包拯这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了嫂子吴妙贞,她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细细品味包拯的话,她不禁认识到包拯确实是一个忠心秉正、公而忘私的盖世忠臣。她暗恨包勉贪赃枉法,而包拯按律条铡包勉的确是理所应当的。嫂娘擦了擦泪说:
“人家都称你‘包青天’,这是咱家的光荣,你就按法律处置吧!”
于是,包拯立即根据法律,用铡刀将侄子包勉铡了。
吴妙贞虽然是想通了,但毕竟自己从此失去了终身依靠,老来靠谁呢?想到此,她顿觉万念俱灰。
吴妙贞哭儿、想儿,又恨儿,生无依靠,想到未来,不禁痛哭失声。
号称“铁面”的包拯见此情景也忍不住心中酸痛。他饱含深情地对嫂娘说,要为嫂娘养老送终。
吴妙贞感激涕零,深深为自己错怪包拯而自责,更为包拯为黎民不徇私情的忠良所感动。于是她对包拯语重心长地说:
“为百姓公废私理所应当。”
包拯深感于嫂娘明是非、树正义的贤良之举,由衷地敬仰嫂娘。包拯深情地说:“小弟我放粮回来再孝敬嫂娘。”
1056年,朝廷任命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上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地称呼他为“包待制”。
“待制”原是个官名。称包拯为“包待制”是出于谐音,意思是“谁不听话,就等待着老包来治(制)你。”
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即刚直的清官,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